坚守品质初心,筑牢质量防线,从细节出发,不断追求卓越

王小国
2025-08-01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为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县域教育强镇,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守品质初心,筑牢质量防线,从细节出发,不断追求卓越,以常规管理为手段,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理念,明确目标,聚焦质量。

2023年,全县质量抽测中,洪山联合学校总成绩位列全县第一。其中双林中学、古城中学初中八年级成绩均稳居前六,光辉小学名列全县第一;初中五科联赛中共有36人被县一中录取;县“一课三人行”比武课中我校送课3堂均获县一等奖;双林中学荣获“衡南县师德师风先进集体”荣誉;中学小学被评为“衡阳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今天,借此机会,将近年来我校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和策略,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进行简要的汇报和分享:

一、以高尚的教育情怀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离不开教育工作者高尚的教育情怀。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我校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一)教育情怀是“一把手工程”

一个优秀的校长能够引领学校走向辉煌,而一个不合格的校长则可能让学校陷入困境。作为一校之长,校长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常思勤廉之道。联合学校要求各校区校长都必须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深入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加强对各校区校长的监督和评价,每学期对校长工作进行民意测评、座谈等,让校长们接受老师们的监督;举办“校长论坛”,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平台,各校区校长就学校精细化管理、教学质量提升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同提高。

(二)教育情怀需要文化引领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情怀是日积月累的修炼,是思想观念的涅槃。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需要有校园文化的引领。这种文化引领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以物质文化为外诱。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拥有优美的育人环境。置身于这样的校园,师生们才会有归属感、幸福感。近年来,洪山联合学校撤并了三所农村薄弱学校,加大对中心小学的投入,集中财力,整合师资,使我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全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

2.以精神文化为内驱。有了物质文化的外诱,还必须依靠教师的内驱力。增强教师的内驱力,就要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光荣,有强烈的使命感。一是立标兵,树榜样。每年的暑假教师学习班上,都要表彰一批“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每周在全镇教师微信群中报道一名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让优秀事迹深入人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以“文明校园”作为切入点,每所校园内到处书墨飘香,名人名言、书家字画随处可见,广大师生耳濡目染。连续三届的艺术节为师生提供了一方展示自我的舞台,陶冶了师生的情操。特别是“争做四有教师”演讲赛让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镇教师变“我想干”为“我要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3.制度文化是保障。国家靠法治,学校靠管理,管理最终要靠制度。而制度建设不能生搬硬套,校情不一,制度有别。一所好的学校,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会形成一整套适合校情的管理制度,经过时间的打磨,便会积淀成一种文化。因此几年来,我镇都在努力探索,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系列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以上级的精神为总纲,以《衡南县中小学校长一日工作常规》《衡南县中小学教师一日工作常规》《衡南县中小学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等底线要求为蓝本,坚守常规底线,全镇教师根据身份对号入座,按照常规要求认真履职,解决了广大教师“怎么干”的问题。

二、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高效的生本课堂

高效的生本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高效的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为了打造高效的生本课堂,我校多方实践,努力探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更新观念谋高效,趋同思维求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高效课堂人人过关。

2.观测四个维度,明确课堂标准。维度一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维度二教师教学,教师如何主导学生学习;维度三课程性质,看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维度四课堂文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评价标准,教师们备课、上课就有可操作的依据。

3.人人参与全覆盖,集体备课现规范。规范备课九步骤:确定内容—抽签定人—现场说课—众人相助—设计学案—一式多份—人人修改—形成定案—制作课件。

4.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方案出教室。课堂是主阵地,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集思广益,看名校课例等破解疑惑。

5.骨干引领做示范,典型引路树标杆。通过骨干教师引领,磨课研课,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6.反思教学明得失,改正错误要及时。只有“经验+反思”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学校推行月考制,既注重考试的终结评价,也重视课堂的过程评价。这些方法目前已在洪山联合学校全面推广,高效的生本课堂为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智慧的校本研训

以教师为对象开展的以校为本的研训活动。近年来,我镇的校本研训笨鸟先飞,率先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成立中心教研组。把全镇中小学相同的教研组联合起来成立中心教研组,加大了校际之间的交流。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是优秀教研组评价的重要依据。当然经费是保障,也是调动积极性的有力武器。

2.采用了“异组同组交互式协作备课”。把不同学段但科目相同组合进行研修,通过小学毕业班与初中教师衔接,达到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使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3.扎实有效地推进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开学第一周定为习惯养成教育周。每学年在一所学校召开全镇养成教育现场推介会,不断规范学生行为学习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言传不如身教,通过家长会、家长进课堂、家长义工队等,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让家校合作更密切,从而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5.架设了“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平台。每学年把青年教师组织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比武形式组织青年教师相互学习,达到以研促教。

6.积极承办市县级教研活动。双林中学连续两年成为衡南县初三有效教学研讨会现场;中心小学承办了衡阳市留守儿童合唱团文艺比赛;洪山联合学校成为湖南一师教育实践基地校。以上校本研训的智慧性开展,助力了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各位领导,虽然洪山教育近年来取得一些成绩,但依然也存在一些问题。立德树人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坚守品质初心,筑牢质量防线,从细节出发,不断追求卓越,让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回报领导和社会的关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