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乡村教育基石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欧小南
2025-08-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近年来,在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双减政策实施、新课标落地以及激发办学活力等多重背景下,乡村学校作为教育的基石,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学校的发展需要校长的领导智慧,更需要学校领导团队的治校新理念。办好一所乡村学校,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奋斗,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与支持。管理好一所乡村学校要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作为一名乡镇中心学校的乡村校长,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落实好“五全管理”努力推动乡村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加强全程管理,全面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学校的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我校倡导全程管理,即全方位、全过程教育管理,旨在规避教育盲区。

做好校门管理。我校聘请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人担任保安,二十四小时轮班,上下学要求两个保安值班,值日老师与家长志愿者协助看护校门,当地民警加强守护学生上下学安全。我校学生凭校卡或人面识别出入校门,把好校园安全第一道关。

做好课间管理。我校在课间实行教师楼层值班管理,大课间、集会等活动实行班级网格化管理,安排教师在学生就餐和乘坐校车时值班,做到安全管理无缝对接,整个校园安装了监控,做到安全管理无死角,保证学生在校的安全。

做好校托管理。走读生实行午托,安排老师值守,做好学生午托考勤登记。住宿生进行午休和晚休,由宿舍管理员专人管理,做好午休和晚休的考勤登记和出入宿舍登记管理,宿舍实行“九条一线”军事化管理,让学生有家的感觉。

做好假期管理。学校教育仅仅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教育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因此,放学后、放假后的教育需要跟进,需要在学校教育的跟进下,家庭教育有效接力。我校出台《西江镇中心学校学生假期学习、生活指导意见》,给足学生过好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合理化建议,倡导假期惜时、阅读、健身、旅游、做家务、练字、完成作业等;学生周末回家在家长群报安全,每周派专人向家长发送安全提醒。

二、加强全能管理,全面打造优质教育团队

干部管理能力要全能。学校领导队伍就是“火车头”,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都深入到教学一线担任学科教学,并经常进课堂听课、议课,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我校实行领导干部值周制度,要求值周领导干部在国旗下总结上周学校情况,学校领导班子实行巡堂制度和中层以上领导值日制度,做好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我校是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纵向、横向交叉网格化管理,人人参与德育安全管理,实行一岗双责,人人参与学校各种活动,要求学校领导干部管理能力要强,教学也不能落后。我校领导干部该有的模样是:做“五得”干部(品德、说得、写得、做得、忍得),奉行“五个一”工作精神,即是“担起一份责、满怀一苍情、认准一个理、谋足一股劲、绘成一蓝图”。

教师学科教学要全能。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既能上好一节课,又能培育好每一个学生;既能担任语数英大科目的课程,又能担任艺术体育小科目课程;既能上课议课评课,又能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科研活动。对于缺编的乡村学校更需要全学科的教师,我校致力于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并努力健全教师激励机制,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素养,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一是通过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骨干教师一带n的形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经过几年那些青年教师又成为学校的骨干;二是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微培训,例如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何小亚来我校开展培训,邀请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李健到我校开展名师工作室建设开展培训等,分批次到深圳市龙岗区英才小学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模式;三是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和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四是开展各类教学竞赛和评比活动,如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大赛、作业设计比赛、命题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五是加强领导队伍建设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交流和比赛等方式,提高领导队伍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六是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保障。我们制定了教师激励方案,明确了激励措施和奖励标准,通过评优、职务晋升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三、加强全员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意识文化要全员。时间管理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有价值的目标,我校开会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学生上课提前3分钟进课室,一是时间要精确到分。二是要通过这样的时间概念传达给老师们准时、惜时的东岳文化。三是时间是生命的过程。规划好时间就是规划好人生。我校干事原则“能者上,庸者下”、领导干部讲奉献,比干劲,看业绩,不争名利,把荣誉让给一线教师。“做事不图表现,让业绩替你说话,让学生替你说话,让家长替你说话,让同事替你说话,高调做事,谦虚低调做人”的干事风气,学校用行动证实肯干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导和老师才有地位和待遇。学校倡导老师们“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我校还引导教师思考如何“智慧工作,幸福工作,勤奋工作”,引导教师在繁琐的工作中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懂得如何甄别,“最紧急最重要的事”先做好、“最紧急不重要的事”即时做、“最重要不紧急的事”细心做、“不紧急不重要的事”也要做。做到“学生优先”、“教师优先”,我们的理念是学生与教师同步发展。我校领导干部在评优评先或荣誉面前是“教师优先”,我们拥有一批老、中、轻的精英教师,教师与学生同步发展的理念,最终会成就一批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其落脚点还是为了“服务学生”、“优先学生”。我们老师培育出优秀学生,学生也成就了老师。

管理文化要全员。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石。学校制定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责任制实施方案,逐步完善《学校章程》和《学校制度汇编》,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文化。我校实行班子领导巡堂制度、行政领导值周制度和日常教师值日制度。学校行政合理分工合作,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理,实行班级网格化管理模式。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作用。我校的每位学生都是“官”,每位学生都有职务。倡导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要被人管的理念。与此同时,我校实行“二三四五”学生管理模式和校规校纪十三条。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严格管理。

行为文化要全员。全校学生要按照《八礼四仪》来规范其行为,在学校更要遵守礼仪文化、节约文化、集会文化、环保文化和课堂文化等,做一个彬彬有礼的时代新人。

四、加强全本管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学校培养的对象是学生,根据新课标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聚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办丰富多彩的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根据乡村学校的实际,结合专业教师队伍情况,设立了17个校园社团活动,有篮球、足球、书法、绘画、象棋、朗诵、写作、合唱、乐器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做好开学“五个一”活动。一是一年级开展好一周特色班会课,主要内容是来到新学校如何保护好自己、带学生熟悉环境、教会学生自理、认识新同学、做东岳好少年、学习新知识,七年级开展好一周的军训;二是开好安全和思政“开学第一课”;三是开学第一个月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四是开展好一系列班级素养教育。主要是礼貌、礼仪、队列、节俭、环境、孝悌等良好习惯教育,如队列要求是务必站直、务必安静、务必对齐、务必保持;五是开展好班级文化建设。

注重体卫艺素养发展。我校通过开展“四个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是通过开展“东岳经典朗诵节”提升学生朗诵素养;二是通过开展“东岳缤纷艺术节”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三是通过开展“东岳灵动体育节”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四是通过开展“东岳创新科技节”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劳动是最美的行为艺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一是培养学生自理劳动能力。要求学生基本生活能自理,积极参与学校的劳动和社区劳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其他社会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培养学生智力劳动。老师们告诉学生,学习上的苦要主动吃,不吃学习上的苦,将来就会吃生活上的苦。吃学习上的苦,我们教给学生十大方法,让孩子们的学习劳动事半功倍,即认真预习、专心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练后反思、积极应考、广博阅读、交流切磋、大胆实践、善于总结。

五、加强全情管理,全面构建和谐教育生态

教师工作劳逸结合有激情。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工作时认真干,课余时放开玩,做到工作与生活两不误,如开展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趣味运动会等。

教师管理严慈结合有温情。学校党组织关心教职员工,每年慰问教师,每学期开展老、中、年教师座谈会,让老师们和睦相处,生活有温度。我校老师有一种特别的教育情怀,把学生当自己的小孩来教育,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有益活动,陪伴学生的健康成长,每年开展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六一儿童节、春节写对联等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利用国庆节、清明节公祭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老师每年春节慰问困难学生,争取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学生;为了给毕业班的学生带劲打气,召开隆重的“中考百日冲刺誓师”活动和送考活动。

工会福利小处处见爱有真情。学校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做好老师的慰问工作,为教师开展生日晚会,重大节日送上礼物,召开退休教师和支教老师欢送会等。

学校的发展要管理创新,我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强化“五全管理”建设,继续践行“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光荣使命,砥砺奋进再创佳绩,向着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卓越学校的目标扬帆远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