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教育环境下,实施家校教育联动,成为学校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成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延庆二小基于这样的背景,对家校协同育人途径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坚信,只有家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二、实施过程及措施
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家校联动是延庆二小实现“让学校成为师生悦动发展的活力平台,打造延庆引领、北京特色、全国影响的活力学校”为办学目标的有效做法之一。
(一)组建协会——实施家校共育组织保障
实施联动教育战略,强化学校、社区和家庭联动教育体系建设是我校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为达此目标,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教师协会。
我校家长教师协会制度分为三级。一级管理:每班选出5名家长代表,其中一名为班级协会的“主任”,组织其他4人协助本班教师完成班级重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二级管理:每个班级的几位协会“主任”与年级组长组成本年级家长教师协会,协助年级组长管理、商讨本年级工作。三级管理:每个年级推荐1--2名年级家长协会“主任”,和各段主抓主任及校领导组成学校家长教师协会,对于学校重大活动和举措,共同参与商讨,给与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助力学校更好地发展。让家长成为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二)四级课程——促进家校共育校外支撑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为让家长学校课程设计更适合每个阶段家庭教育,学校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各年级家长在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根据家庭教育实际和学生成长需要,设计适合学段特点家庭教育课程,做到:科学化,层级化,系列化。
班级课程:
班级课程主题,突出班级工作需要,把握整体方向,形式各具特色。主要展示学生在校生活,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征求家长建议,交流优秀家长教子经验等。
年级课程:
年级课程主题突出年级特点,开设课程针对年级成长特点和教育特色循序进行。
一年级:小幼衔接学生成长手册,重点是入学入队。
二年级:良好生活习惯培养,重点是自信心培养。
三年级:良好阅读习惯培养,重点是感恩教育。
四年级: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重点是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
五年级:自主学习习惯培养,重点是责任心培养。
六年级:青春期教育,重点是小初科学过渡,毕业典礼。
个性课程:
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对个性和相对共性的问题开设课程,多指某个团体学生。如预防肥胖,预防近视等专题辅导。
公共课程:
对家长进行通识性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参与学校活动,树立先进的家教理念、掌握科学家教方法。大家渴望学习,人人主动支持配合,为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互动---丰富家校共育联动形式
明确学校在家校联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制定家长委员会职责。一是,参与学校重大事件:建设发展,文化内涵,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二是,参与学校大型活动:六一表彰,新年联欢,“十一”庆祝,学校节日;三是,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学生违纪,偶发事件,矛盾冲突,家庭问题;四是,组织家长学校工作:家长学习,开展教育交流活动等。
1. 家校教育与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
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参与学生入学、入队、毕业活动的策划、实施。
别具一格的童蒙启智入学礼。一年级入学季校长托付责任。家长把孩子教给校长,校长把孩子教给老师;学生回礼。包括向任课老师行拜师礼;向家长三鞠躬行感恩礼;家长朱砂起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小小的朱砂见证孩子校园生活的开始,更承载着家长对孩子无限的期望和家庭教育的责任;此项活动使家庭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家长同教师共同明确了肩上的教育责任,迎接教育挑战。
亲子参与的少先队入队仪式。家长给孩子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与孩子一起聆听高年级老队员对他们的童真祝福,邀请父母分享他们的美好期待,请家长与孩子留影记录美好时刻,把入队的意义深入人心。
简而不凡的毕业季活动。毕业季学生给老师和家长写感恩信,家长给孩子送祝福,在仪式中有家长的参与,让教育更有意义。
2.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融合化
带着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储备,走进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效实践,让学与做有效融合,实践教育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学校积极行动,有效挖掘家长的特长、爱好和资源优势等,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协助班级和学校做好学生教育。在落实百分之十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家长成为主体力量。在香水苑公园的六年级实地数学实践测量;在江水泉公园一年级的语文与品生综合实践;在污水处理厂五年级的数学与科学学科实践;就连延庆电视台,也通过二年级家委会的不懈努力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孩子们与电视台亲密接触。了解电视的录制、制作、播出。亲身体验了一把做编排、主持的感觉。家校的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揭开了电视的神秘面纱,一次小小的体验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扎根,未来的电视梦会发芽,开花,结果。孩子们成长中的获得,极大增强了家长发挥主体作用的内驱力。
(四)家访常态——推动家校共育双向奔赴
家访是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校和家庭深入沟通,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外表现,提升教师教育和指导学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双减”等重大教育改革政策宣传落地,缓解家长焦虑,达成教育共识,形成育人合力。同时也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增强家校之间的信任。
一是形成家访长效机制。延庆二小组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长和行政领导为主体的家访教师群体,每学期对每名学生至少入户家访1次。家访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重点,当发现学生思想有重大变化、学业有较大波动、生活出现重大变故等情况时进行及时家访,对特殊家庭、行为偏差等学生进行重点家访,有针对性帮扶。起始年级和新任班主任及早家访。
二是注重家访方式方法。家访以爱护学生、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家访前,会提前了解家庭基本情况,提前做好规划,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提前与家长预约,取得家长理解支持,征得家长同意。家访时,采取互动方式,态度诚恳、耐心,言谈举止得体。家访后,对家访中掌握的情况进行梳理,充分发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三是严格家访纪律要求。家访时,严格遵守纪律要求,坚决杜绝不正之风,做到10个“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在学生家庭用餐和留宿,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接受家长馈赠的礼物,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消费活动,不准利用招生考试等信息向家长索取利益,不准以家访的名义进行有偿家教,不准发表有损国家、学校和其他教师形象的言论,不准泄露学生和家庭隐私,不准告状式家访。
四是强化家访监督评价。确保教师家访安全,做到十不准;深入干部监督本年级家访情况,确保达到达到要求,并有实效;学校将教师家访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师德考评、绩效考评以及评优、评级重要参考依据。
(五)选树榜样---巩固家校共育路径成果
自2010年学校制定家校协调育人机制后,全方位管理、立体打造、闭环管理,以制度促管理,让效果凸显。截止2024年,学校已举办十届“感动二小”十名好家长评选活动。涌现出专门为学生配备自护教材,上好系列自护课程,保障学生生命健康的好家长;号称学校的“第一志愿者”,无论是校运会、文艺演出,还是社会大课堂,为孩子记录美好成长瞬间的好家长;有大雪过后,主动带领官兵,清除校园积雪,为孩子早日复课,挥汗如雨的好家长团队;有长期风雨无阻早晚在学校门口执勤,护卫学生安全的家长志愿者……。14年里,共表彰好家长140名,提名奖400多名,他们在表彰会上交流育儿经验,汇报家校共育的新思考,带着更多家长走进共育队伍,提升家教认知,这些都为孩子更好地成长、学校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取得成效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实践,家校协同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促进;家校关系、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家校协同教育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深化家校协同教育的内涵,拓展其外延,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家校协同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