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悠远书香 阅“石”光美好

雷小华 付扬帆
2025-07-29


我校创建于2017年9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这里曾是三国古战场,楚文化的发祥地,流传着关羽借顽石吓退吕蒙的忠勇故事,学校因此而得名。学校占地面积73亩,师生5000余人。学校以“石文化”为核心,秉承“砥砺教育”办学理念,培养“六会六能”的望兵石少年,彰显“少年军校、诗联教育、科创教育”三大特色品牌,实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我校2018年5月成立少年军校,2021年4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湖北荆门红军小学”,2022年6月成立首支“少年警队”。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湖北省百所省级示范平安学校、湖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湖北省中小学中华诗词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放心食堂、湖北省节水型标杆、全国健康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基地校、连续两届入选中国“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实验校、被中央电教馆评为“积极探索单位”、荣获宋庆龄“科技发明先进学校”、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

最是书香能致远:营造阅读氛围

“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建设“书香中国”离不开“书香校园”,推进全民阅读青少年则是重中之重。地处三国古战场、楚文化的发祥地,我校深谙读书之要义,高度重视青少年阅读工作,始终把阅读作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途径,遵循“师生共读 家校联动”的思路,坚持开展“石之悦”读书行动,形成了“以书育人,以文化人”的良好风尚,为学生腾飞打下了基石,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为学校发展找准了支点。如今,“书香校园”建设已独具特色。

漫步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学军楼的文化长廊、文化墙处处泛着书香,师生的书法作品、社团展品处处彰显着文化育人。爱军楼的清廉长廊、军戎楼的科技长廊、军锋楼的国学长廊,展现着师生的优秀作品;璞石·栀子园、瑶石·紫薇园、兰石·清风园等十大景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成为了师生读书的绝好之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同样注入了多样化的阅读元素,建有童话森林式图书城、古典式书画城,充分发挥“四个一”(一厅——军娃漂流书吧、一区——润璞阅览区、一角——班级创意设计图书角、一广播——“璞石之声·听我悦读”广播台)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窗口。

一花一草、一石一树、一厅一室皆文化课程,我校赋建筑、景观以生命,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文化氛围。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读书氛围和浓浓的书香气息。

唯有源头活水来:倡导教师阅读

教师是专业读书人,读书学习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只有读书,教师才能引进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教师才能生成新的知识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教师才能改变原有的工作状态,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每天阅览室阅读好书,教科室以“读教育名著,做学习型教师”为主题组织教师开展每日读书打卡活动,要求他们自主选择时间到阅览室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每周国旗下分享好书,要求教师把读书经验分享给学生,将灵感智慧传递给学生,用自己对阅读的深切热爱感染着学生;每月学科工作室交流好书,由各学科工作室开展教师阅读沙龙活动,要求老师们相互推荐符合教学实际、利于专业成长的书籍,形成学校好书推荐书目,并逐步充实学校图书馆藏书;每学期学校举行读书分享会,老师们逐个分享读书心得,畅谈读书感言,抒发读书感悟,给聆听者带来了一场心灵的盛宴。阅读是教师成长的阶梯,拓宽了视野见闻,赋予其深邃洞察力与灵动思维,引领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多位教师凭借深厚的阅读功底与不懈的砥砺探索,将学术精髓融入教学实践,相继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内容涉及学困生转化、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等多个领域,为教育同行提供了宝贵经验。初中部3位骨干老师担任省级刊物《聚焦新中考》编委,彰显了我校教师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整体素质的显著提升。这些成就正是在阅读滋养下,我校教育创新活力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

腹有诗书气自华:引领学生阅读

读书学习是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在进行“引领学生阅读”研究时,我校在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把着眼点放在“读什么”和“怎么读”上,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以及发展需求的“阅读营养套餐”,让学生书山有路。

读书指导,让阅读有方法。学生“读什么”?是读“喜欢的”还是“需要的”?在反复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自由读+引领读”的阅读方式。“自由读”就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阅读;“引领读”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进行专题阅读。我校骨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年级为阶梯,确定了“年级主题”式的阅读序列化内容。每个学期,都会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如本学期以“国防科技 阅向未来”为主题,学生阅读书目明晰“3+ N”,即红色书目、科技书目、国学书目及各年级特色书目等,采取“六步走”开展阅读周系列活动。至于“怎么读”,我们开设了阅读指导课程,语文老师们引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阅读探索。在导读课上,老师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明确阅读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期望达成的目标。进入推进课阶段,老师们则围绕着“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理念,针对各个活动板块进行精心的组织和深入的指导,确保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当学生们完成阅读任务后,交流课便成为了他们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感悟的舞台。老师们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并适时地引导他们进行更丰富、更深入的阅读实践。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阅读机会。比如,在晨诵时间,学生们可以齐声朗读整本书中的精彩语段,感受文字的魅力;在午读时间,学生们则可以自由默读或浏览整本书,享受静谧的阅读时光;而在睡前时间,我们则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让阅读成为连接亲情的桥梁。

吟诵诗词,让阅读有韵味。基于“书香校园”建设,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灵石流韵》,共收集了课外320首古诗、90首词、10首曲。在诗歌体裁上,从低段到高段,由单纯的诗歌到词、曲类体裁,充分遵循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阶梯性地选增有深度的诗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晨读时间,学生有滋有味地吟诵诗词;每天进餐、放学、集会路上,学生都会自觉背诵古诗,这也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学年组织一次“望兵石学校诗词大会”,检阅学生的诗词阅读效果及诗词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与热情。在历届区诗词大会中,我校学生均荣获佳绩,“诗赞中国”视频《清平乐·六盘山》荣登学习强国平台,付扬帆老师作品《竹石》在“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获小学组优秀奖,学校被授予“湖北诗词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亲子共读,让阅读有温度。亲子共读是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学习,缕缕书香沁心脾,丝丝亲情乐融融。我校主要采取“两步法”实现教育的双向奔赴,让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家庭。本学期,一二年级以“探秘自然科学”为主题,邀请家长们进校与孩子们共同参与阅读活动、分享读书心得,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家长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为了延续这份热情,一二年级组成立家长阅读宣讲团,每个班级都推选了一位热爱阅读的家长代表,并为他们颁发了聘书。这些宣讲团的家长们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成为亲子阅读的传播者,将阅读的魅力带入每一个家庭,进一步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共同培养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

青溪作伴好读书:搭建阅读平台

品书香底蕴,奏人文赞歌。我校的读书行动不仅润泽了师生的心灵,更在社会中传播了阅读的魅力。

搭建读写平台,打造写作乐园。我校成立“青石溪”文学社,建立相关制度,定期开展活动。邀请语文骨干教师为学生讲授写作技巧,开展学生习作评比活动,积极向各大平台投稿。目前,校刊《青石溪》已出版9期,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少年展风采,妙笔著文章。我校文学社学生的佳作频频刊登于学习强国、湖北日报客户端“A+作文专栏”、《荆门日报》、《荆门晚报》、《帅作文》等国家、省、市级平台。

开设分享栏目,推荐喜爱书籍。我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悦读经典.润泽心灵”佳著分享栏目,师生们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分享各自的阅读故事。截至目前,录制学生阅读分享视频共49期,推选一些作品荣登省级平台。

师生联动,悦读悦美。我校积极组织师生参与荆门市“最美朗读者”活动,师生斩获佳绩,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朗诵的素养。我校经典诵读节目《信仰》在荆门市第五届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获特等奖。学生诵读作品《青春》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此外,我校师生还受邀参与荆门广播电视台《校园广播》的访谈,以“书香校园 悦读人生”为主题,分享了我校的阅读经验和成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赞誉。

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内涵,有发展。正是这份对阅读的热爱与坚持,我校于2023年底被评为荆门市掇刀区“十佳书香校园”,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我校读书节活动成效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们继续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引领孩子们在书海中遨游,享受阅读带来的无尽喜悦与成长的力量。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我校将继续努力,让学生在经典中享受着幸福童年,让老师在阅读中体悟教育人生,师生相伴同行,一路阅读一路成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