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陈敏 易文杰 杨阳 刘宝兰
2025-07-25


于鄱阳湖畔的江西省庐山市蓼南中心小学,红色文化的种子正深深植入教育的沃壤,一场旨在培育时代新人的伟大实践正蓬勃开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里,党建与德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如同一座闪耀的灯塔,为莘莘学子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建领航:筑牢教育之基

作为蓼南中心小学的一员,我深知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学校位于鄱阳湖畔,党建与德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正在稳步推进。我们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牵头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政治站位,确保全体教师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下统一思想。学校明确了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育人职责,落实课程思政与活动思政,制定德育考核与评价制度。“党员先锋岗”“书记上党课”“党员示范课” 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员名师互帮互促、党务校务深度融合,党的教育方针就这样贯彻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党员教师们用行动影响和带动全校师生,为学校发展筑牢根基。

德育润心:引领成长之路

在党建引领下,教育深化为德育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蓼南中心小学,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党建工作贯穿学校各项活动,我们组织了“国旗下的讲话”和“红领巾广播”,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丰富“党建带队建”主题教育,有效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等政策。学校推出的“红色五个一”活动包括朗诵红色诗词、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创作红色画报和演红色经典剧,帮助学生将红色基因深深植入心中,党员教师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红色引路人”。此外,我们推行“德育+”模式,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在语文课上,老师们引导学生讨论道德品质;在劳动实践课中,学生们体验劳动乐趣,培养劳动习惯。通过“小小志愿者”岗位,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德育就像春雨,悄无声息

地滋养着每一颗心灵。

传承红色:点亮成长之光

在党建与德育的双重引领下,家校共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机制创新彰显出党建与德育的丰硕成果。我们学校秉持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构建了从“校门”到“家门”的全方位家校共育新机制,旨在促进家校深度合作。

家访活动成为常态,老师们满怀热忱,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深入交流,细致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日常表现,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我们开展专门帮教工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此外,家长学校定期举办讲座与培训,邀请教育专家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提升家长育儿水平,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家长开放日则让家长直观了解学校教学氛围与要求,增进家校理解与支持。

这一系列家校共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更为学生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在爱与关怀的滋养下,同学们茁壮成长,为未来人生之路奠定坚实基础。家校共育的新机制,正引领着学生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历经一年多的不懈实践与探索,蓼南中心小学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成功打造“蓼子花” 文化品牌。这朵凝聚着学校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的“蓼子花”,不仅照亮了校园,更成为了全体师生心中那股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源泉。回望初心,从红色文化深深植根教育的沃壤那一刻起,蓼南中心小学便踏上了培育时代新人的伟大征程。在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党建与德育深度融合的实践如灯塔般熠熠生辉,为学子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如今,随着“蓼子花”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蓼南中心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决心,持续创新育人模式,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如“蓼子花”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他们,正是那批怀揣理想、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纪律严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奋勇前行在时代的最前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