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自己孩子上个好学校,碰上个好老师?”鱼岳镇第一小学与嘉鱼县实验小学仅隔1.5公里,两所学校虽然离得近,遭遇却是两重天——一个遭冷遇,一个受热捧。为破解这一教育不均衡的局面,2022年8月,根据县教育局决策,嘉鱼县实验小学采取“1+2”形式,与老城区两所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鱼岳镇第一小学、第三小学开展联合办学,形成了以实验小学为核心的“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22年11月成为省首批教联体试点建设学校。
由于3所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配置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短期内实现整体优质均衡发展有难度。实验小学教联体坚持“共同缔造”理念,以推进教师共同发展为突破口,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有效推动教联体融合共进、协调发展,让老师从“学校人”成为“联体人”,使学校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化解了城区招生择校问题,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了把优质教育送到学生的家门口。
推进师资共享化解师资配置失衡矛盾
在教联体组建之前,2所分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学科优质师资不足,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缺乏。又处老城区,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导致2所学校生源不足,办学规模较小。为化解这一矛盾,县实验小学教联体建设巧借“教师县管校聘”的东风,将 “教联体”建设与“县管校聘”改革有机结合,出台了《教师县管校聘工作方案》《教联体教师交流制度》等,在“教联体”内统筹教师调配使用,通过资源共建共治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教师统筹调配。在教联体核定的编制、岗位总量范围内,统筹岗位设置,教师统一招聘、统一培养,跨校区无障碍调配。2022年,教联体新招聘、调入教师26人,按照编制标准均衡配置到3所学校,化解了师资配置的矛盾。。
骨干教师定向交流。本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分批循环交流到2所分校任教,交流期限至少一年。
中层领导轮岗交流。本部与分校互派中层管理人员,实行轮岗、跟岗交流任职一年。2022年至今,实验小学本部派出管理人员6名和27名骨干教师,组团式派驻2所分校任职任教;2所成员学校各选派出4名管理人员、24名教师到本部学校交流任教。
薄弱学科教师实行走教。本部调配了8名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到分校走教。本部交流就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到分校,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教联体的三个校区内,教师可以有序流动,实现师资共享。教师由“学校人”变成了“联体人”,极大激发了教师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推进研训同步,破解教师培训培养难题
近几年,3所学校共引进了100余名新教师,如何培训培养这批青年教师,加快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联体能否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实验小学教联体依托本部优质教师资源,坚持校本研训同步,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培养机制,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搭建了更大展示提升的平台,创造了更多发展成长的自由空间。
实施青蓝工程。在教联体内遴选36名学科骨干教师,跨校区与60余名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坚持线上指导与线下送教相结合,每学期至少送教到校一次,指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推行名师引领。教联体以实小本部省级“程静名师工作室”、 市级“杨荣名班主任工作室”、县级“殷明涛名师工作室”为依托,由各分校推荐勤学善研的20余名青年教师加入工作室,开展常态化的课例展示、交流研讨、专业培训等活动,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在第十五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成果评比活动中,有2项成果获市一等奖。
落实课题驱动。教联体以实小本部8个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为载体,接纳分校20余名教师参与,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分享教科研成果,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
推进教学融合,疏通教师共同发展障碍
教师共同发展是教联体3所学校融合共进的关键支撑,增强教师对教联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才能提振教师精神,凝聚发展共识。实验小学教联体推行教学融合,着力疏通管理脱节、资源分散、标准不一等制约教师共同发展的一些障碍。
教学同频。教联体实行课程统一设置,各校区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基本同步,在统一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各校区个性化发展。
资源共享。教联体成立教联体学科中心教研组,各校轮流组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案例、课件制作、作业设计等教学资源互通共享;发挥实小本部办学优势,将本部的图书馆、艺术教室、多功能报告厅、体育场馆、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校外实践基地等向分校全面开放,满足分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2022年秋,3所学校共用实验小学录播系统,录制精品课堂30余节,16节获省市奖,1节获部优奖。
成长同台。教联体定期举办“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和“优质课展评”等活动,以赛促研,为教联体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每次竞赛活动,教师全员、全程参与,开展大范围的听评课100余节,青年教师在活动中“比学赶超”,有效促进了教联体内教师共同发展。
考核一体。教联体实行统一的教师绩效考核标准,建立一体化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并把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发了教师工作热情,增添了教师发展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聚焦教师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核心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共融共生治理机制,让教联体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是教师专业素养整体提升,2023年度,教联体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获县级奖263人、市级奖79人、省级奖56人,76名教师获各级各类表彰;二是学校一体化发展呈现出新气象,特别是2所分校引入优质师资力量,教育行为更加规范,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2所分校学生数持续增加,有效缓解了城区学生择校问题。如今,学校的好老师多了,学生也变多了,家长的认可度也提高了。
教育是一片净土,需要我们用爱去绘制蓝图;教育是一片沃土,需要我们带着情怀和梦想去播撒希望的种子。今后,嘉鱼县实验小学教联体将坚持在“共”字上做文章,把“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贯穿教联体建设全过程,确保教联体“联”出特色、“联”出效益、“联”出成果,把优质教育送到学生家门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