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乡土育桃李茂盛 担使命铸师魂辉煌

2025-07-23


乡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承载着无数农家子弟的梦想与希望。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教育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启迪着他们的智慧,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乡村社会的整体进步与繁荣,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

校长,作为乡村学校的领航者与灵魂人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校长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梦想的点燃者。校长要以身作则,引领着全校师生共同前行,为乡村学校的蓬勃发展倾注心血与智慧。一位优秀的校长,能够洞悉乡村教育的现状与挑战,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教育路径,为乡村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环境。

矢志笃行育桃李   勤学不辍谱华章

1998年我满怀憧憬地踏上了人民教师的神圣岗位。初登讲台,我很快意识到,中专四年的专业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得捉襟见肘。面对这一现状,我暗自发誓:“我要从零开始,不懂就虚心求教,不会就勤奋自学,誓要教好每一位学生,让自己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这份决心不仅回荡在我的心间,更被我付诸实践。

那时,我刚刚步入社会,月薪仅有200多元,但我省吃俭用,将大半工资倾注于购买学习资料上。通过不懈努力,我自学完成了汉语言文学教育专科及本科的全部课程,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我深耕业务领域,广泛研读教育名家的学术著作,汲取他们的教育思想精华,紧跟新课改的步伐,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

2005年,我肩负起了政教处主任的重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成功构建了“二主三辅”的德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批省级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巨鹿助残四少年”这样的德育典范。到了2017年,我更是敢于先行先试,在全县率先开展了《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实施的研究》,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聚焦于阅读策略的实际运用,这一研究成果最终在全县范围内得到了推广,我所在的学校也因此被邢台市教育局授予“阅读课示范性学校”的荣誉称号。

情系乡土献丹心   育英哺华铸师魂

让更多的农家子弟能够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是我此生不变的教育梦想。我也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去诠释这份沉甸甸的梦想。在我的班级里,曾有一个孩子,他的家境极为艰难。父母因智力障碍而失去了劳动能力,他和哥哥都在求学阶段,一家五口的生计全靠年过古稀的奶奶一人苦苦支撑。而奶奶又患有高血压,常年需要药物维持,这无疑是给这个本就入不敷出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主动伸出援手,与这个学生的家庭建立了结对帮扶的关系。除了悉心辅导他的学业,我还经常在经济上给予资助,为他们购买学习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

这26年来,我有24年都担任着班主任的角色,长期在小学高年级教授语文和科学这两门学科。我所教授的科目,在县、乡组织的各类学业水平检测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期间,我也曾有过多次进城任教的机会,但每一次,我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因为,我心中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愫,我舍不得离开农村,因为这里的农家孩子更需要我的陪伴与引导!

育青师以兴乡校   铸师魂而映荣光

作为一名深耕乡村教育的教师,我深知青年教师是乡村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多年来,我一直怀揣着一个热切的愿望,那就是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迅速融入角色,快速成长,更好地适应乡村教育的需求与发展。

2018年,我率先在全县乡村学校成立了语文名师工作室,与学校里的8名语文教师签订了结对培养协议。这份协议,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了我们彼此的成长之路,为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时间流转至2022年,当我担任学校校长的那一刻起,推动青年教师成长的工作更成为了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起青年教师培养的重任,同时鼓励中年骨干教师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共同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

担任校长后,我时常思考如何让乡村学校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我看来,一个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和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于是,我在学校组建了一个职能分管更加清晰的管理团队,在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带领团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2023年,我组织学校管理团队和第一批教师前往浙江的6所学校参观学习,那次经历让我们收获颇丰。而就在今年8月,我又邀请了浙江的教育专家前来为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这些走出去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更让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我始终相信,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把学校办得更好,把孩子们教得更好。

2019年以来,学校先后有6位教师在省、市级微课大赛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有3名教师荣获省、市级优质课二等奖和三等奖;有16名教师荣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和二等奖;所指导的8名青年教师,先后被评为巨鹿县学科名师、学科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让青年教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乡村学校同样能够得到快速成长,享受到乡村教育改革红利,增强了他们扎根乡村,奉献乡村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乡村学校校长,我深知当前乡村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低出生率带来的生源减少,让乡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陷入了困境。然而,我始终坚信,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越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更多的乡村孩子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不仅是我作为校长的责任,更是我作为乡村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如今,站在薄庄小学校园里,我回望过去26年的教育历程,心中满是感慨与坚定。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如今的校长,每一步都凝聚着我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面对未来,我深知乡村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也坚信,只要我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更多的乡村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是我矢志不渝的责任与使命,更是我一生无悔的追求与坚守。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将继续矢志笃行,育桃李满天下;勤学不辍,谱写更加辉煌的华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