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宜黄县棠阴镇中心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发展好教育,我校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让教育
走出去,让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与教育零距离。
传统教育只是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获取知识也只是从书本上,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会死读书,读死书。而新时代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实践,学会创新。为此,我校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教育走出去,让学生走出去接受更深刻、更直接、更生动的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校充分借助地域特色,实行“三色”教育,让教育真正走出去。一,让红色教育走出去。每年清明节,我校都会带领学生文明祭祀,缅怀先烈,讲英烈革命故事,组织学生重走红色道路,感受先辈们革命岁月不怕牺牲和爱党爱人民的赤诚之心,让红色精神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同学们每次在走完红军路后都不会喊累,他们觉得脚下有无穷的力量,而且每次活动后都会更认真听教师讲课文中英雄故事和红色传奇,对课文中英雄人物的理解也比以前更深刻和更透彻。二,让古色教育走出去。我们棠阴镇是江西省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这里现在还完整保存着很多明清时期的古代建筑群,我校利用这一优势,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家乡古桥、古塔、古屋,让学生亲眼感受家乡的美丽和悠久的文化。在棠阴锅底山遗址参观活动中,我们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遗址的发现、挖掘、开发、保护过程,通过实地参观、实物展示、专家介绍等多种方式向同学样介绍遗址的来龙去脉。同学们站在遗址旁纷纷表示十分震撼,没想到家乡的历史这么悠久,没想到家乡的先人这么聪明和勤劳,他们都觉得这是一次永生难忘的实践活动。在一系列的家乡参观活动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家乡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立志做好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让绿色教育走出去。我校让全体学生参与,组织并创新性地开展了绿色教育工作,使绿色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首先我校大力提倡学生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从小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用电,并倡导家长一起参加和监督。然后我校每年带领学生参加学雷锋精神、植树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环保的重要性。我校还和家长联系,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开展“向陋习宣战 与文明同行”,设置“文明之星”评比制度,让家长也参与投票。绿色教育开展以来,学生的环保意识,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养成,每个人都成为家庭的环保卫士,家长都说孩子们比以前懂事多了,成了小大人了。最后我校还定期开展地震逃生演习和火灾逃生演习,这些演习在书本上只是理论知识,非常空洞和抽象,要让学生真正掌握逃生技能还得靠演习实践,为此,我校不仅在演习前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在演习时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掌握逃生技能,在演习后还要做好总结,让演习成果入脑入心。
在让教育走出去的过程中,有时让学生自主参加活动策划、组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参加敬老院做好事活动可以让同学们一起策划、组织,让他们自已实施这场活动,教师只是在旁边指导一下就可以了,不去干涉他们的活动。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指导得当,学生自已组织的活动更加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更加让老人们感到开心。在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在家长指导下自主进行劳动锻炼,各自分工,各司其职,他们见证了红薯从秧苗到果实的整个成长过程,并通过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实践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光荣,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长学生的见闻,还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中有关劳动的内容。
让教育走出去是让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展和拓宽,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可行性,不能缺乏目标和组织,在外面只是走马观花或者只是走个过场,一定要注意在实施过程前、中、后的教育渗透,教师在组织学生前要有教育计划,在计划实施中要有过程控制,事后还要有教育评估和教育反思。所以,让教育走出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社会、家长、学校一起实施的系统工程,学校要做好计划组织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与社会各部门联系协调工作,与家长沟通配合工作。
总的来说,让教育走出去要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当地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注意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要为了出去而出去,更不能搞一刀切,我校从实际出发,困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当地资源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接受知识和接受锻炼。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如果组织得当的话,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的肯定和支持,我校要再接再厉,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不断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育课程,使学校教育发展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