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教育系统逐步形成“五育”并举提法,将其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因此,我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在“向美而行”育人理念的引领下,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初心。始终秉承“为学生成长培根铸魂,为教师发展领航助推”的办学思想,以“亲和、典雅、诚信、笃行”为校风,“平实而卓越”为校训,营造“科学、严谨、务实、创新”的教风,“励志、勤思、博学、发展”的学风,逐步形成了“规范+特色,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使我校成为每一位学生美丽人生、丰富人生、幸福人生的起点。
一、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将“五育共融”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育人环境优美和谐、办学基础条件完善,各类仪器设施均达到一类标准。我校有效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通过讲党的故事、唱红色歌曲、游革命圣地,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多举措厚植爱党情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校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每学期开展“认星争章”活动,以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德智体美劳完美融合,以德润心,以智慧内,以体强身,以美塑颜,以劳育品。以德润心,砌人生之基。我校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理念,提出“让读书提升人,让生活锻炼人,让习惯塑造人,让环境熏陶人”的德育工作策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规范管理,提升质量。我校规范办学行为,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重,全面发展”,“六抓”质量提升。抓队伍建设,促师资水平提升;抓校本研修,通过“两课三研”促课堂改革;抓常规教学,促教学提升;抓读书活动,促习惯养成,全体教师共读《给教师的建议》,寒暑假师生组织读书沙龙,分享阅读收获;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抓家校共育,促学生成长。
重视体育,育人为本。我校将体育视为学生学业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体育资金投入,完善提升体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新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每天安排1个小时的阳光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校长杯足球赛”“校长杯篮球赛”“极限挑战越野接力赛”“趣味体育节”等大型集体活动。学校成立绿荫足球、花样跳绳、飞扬乒乓球、兄弟篮球、快乐跳绳、羽毛球、排球等10余个体育类社团,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突出美育,培育审美。我校坚持课程美育为途径、活动美育为载体、氛围美育为基础,以艺术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为亮点。引导学生确立美的追求,涵养美的品质,以美塑颜,成就七彩人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我校开设了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戏曲、竖笛等艺术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艺术技能的同时,体验艺术之美、提升艺术素养、陶冶艺术情操。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了解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在成功举办了高华首届艺术节,13个团体节目高质量展示了我校在辽宁省艺术展演中所获佳绩。
加强劳育,培养能力。我校制定劳动教育发展规划,建立高华劳动基地,形成特色主题劳动教育课程和多元评价体系。打造“绿篱苑”“蔬果苑”“巧手吧”劳动基地。“绿篱苑”以校内绿地为主,责任到班,定期开展清理、浇水、拔草等活动;“蔬果苑”以种植蔬菜、水果为主,让学生全程选种、种植、浇水、施肥到收获。“巧手吧”以动手实践与创新思维为主,配备通过陶艺、丝带绣、微景观制作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创作能力。
二、实施双减,促进学校高质发展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积极发挥校内减负主渠道作用,尝试开展 “四化”典型做法,科学减负,智慧增效。
“一化”:教学质量高效化。强化教学管理,提升课堂质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形成“1稿1案4表1反思”集体备课模式和“两课三研”教研活动模式,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建立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及时反馈和改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学好学透。
“二化”:作业管理精细化。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总量、难度和时长,建立“学科教师-年级组-教导处”三级作业审核制度。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成立作业研究小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注重作业的分层设计和个性化指导。实施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化”:课后课程多元化。提供丰富多彩、多样化的课后服务课程,包括学科辅导、兴趣培养、社团活动等,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组织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目前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版画、舞蹈、鬼步舞、竖笛等20余个社团,倾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发展个性的平台。
“四化”:家校合作密切化。定期召开家长会,宣传“双减”政策和学校的具体举措,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认真组织家长学校活动,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我校从“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再到“特色学校”,我校构建了惠及全体学生、较为成熟的“五育”课程体系。通过各学科的融会渗透,让德育、体育、美育、劳育覆盖全体学生,将智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之中,达成五育共融的办学目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细化“五项管理”,落实五育并举,狠抓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加大“课后服务”广度和深度,不断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五育共融”“双减”工作系列成果,构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切实提升我校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