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防育才强国基 铸魂砺志兴中华

罗炜 黄清平
2025-07-21


“国无防而不立,民无兵而不安”,这是国家长治久安与民众安居乐业的坚实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文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从小学至大学,国防教育的内容需被纳入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国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若怀揣理想、身怀本领、勇于担当,则国家前途光明,民族希望无限。”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大发展大调整的背景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培养其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科技知识,塑造其刚强的军人气质,对于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在为国家的未来锻造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学校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根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青少年学生国防观念的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以及培养坚韧不拔的民族后代和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与实践,已取得了显著的初步成效。我们深知,每一次国防教育的实践,都是对青少年学生心灵的一次洗礼,都是对国家未来的一次深情守望。

内化法规筑根基   外化实践育强军

为深入研习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精髓,全面强化新时代学生国防教育的根基,学校始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广东省国防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记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矢志不渝地为党培养优秀人才,为国锻造未来栋梁,为军队积蓄合格战士,让青少年从小在心中种下参军报国、保家卫国的种子,锤炼出过硬的本领与坚定的信念。

六载春秋的国防教育实践,使学校深刻认识到,国防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更是培育21世纪钢铁长城捍卫者的关键路径,同时也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基于此,学校充分利用教育和教学的主渠道,遵循“结合、渗透”的教育原则,将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激发了广大师生对人民解放军的深厚感情与崇高敬意,为国防教育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国防教育在学校中的顺利开展与高效管理,同时营造浓厚的少年军校文化氛围,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创新性地成立了“六十一集团军”(寓意六一儿童节),集团军下辖四个旅,其中东方村尾学校光荣地成为六十一集团军四旅的所在地。学校组建了一支由校长亲自挂帅(兼任旅长),德育主任担任参谋长,级长(兼任营长)、班主任教师(兼任连长)以及专业教官共同参与的国防教育工作队伍。他们深入研究国防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与任务,精心制定计划与管理措施,落实教育阵地,巧妙设计活动方案,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国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持续优化。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更为学校国防教育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共建基地育英才   融合课程创活动

学校积极建立国防教育基地,与佛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佛山市军海国防紧密合作,结为友好共建单位,共同为国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同时,与中国海军佛山舰建立深厚友谊,邀请佛山舰官兵担任学校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为学生们带来生动而深刻的国防教育体验。与禅城区关工委、张槎街道关工委携手共建国防教育展厅,这一新阵地的建立,不仅拓宽了国防教育的渠道,更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崇军尚武文化氛围,激励着学生们树立参军报国的崇高理想。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增设了国防教育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为国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佛山市军海国防教官们有目的、有内容、有记录地为学生们上好每一堂国防教育课,通过训练,学生们熟练掌握了军体拳、匕首操和刺杀操,达到了军人标准,实现了文武双修。学校严格落实每月“第一课程”制度,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最新的英雄事迹和国防教育先进典型。学生们宣讲学习感受,撰写学习心得,营造了“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国防教育工作有效融入到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向英雄学习,坚定政治立场,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培养无私奉献精神,练就过硬的爱国报国本领。

学校将国防教育的内容巧妙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德育活动之中,实现了知识、思想、科学、技能、趣味的有机融合。在思政课、语文课等课堂中,教师们不失时机地穿插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学校还将国防教育纳入德育活动计划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教育,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国防意识,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军校锤炼英姿飒   书香影视铸国魂

学校以少年军校的标准严格组织、管理、训练、教育东方学子,为每位学子带来欢乐的同时,更赋予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磨砺自我的宝贵体验,让这段经历成为他们终生铭记的财富。学子们身着整齐的迷彩服,严格遵守纪律,接受为期三年的系统军事训练,从步伐、体能到意志、技能,全面提升自我。每周二,操场上总能见到那一抹迷人的橄榄绿,那是小战士与教官们共同挥洒汗水、锤炼意志的身影。即便在雨天,小战士们也毫不懈怠,在教室里聆听教官的军事知识辅导,观看军事影片,汲取精神力量。一批又一批的小战士在东方村尾学校这片沃土上锤炼品行,实现自我超越。

加强国防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径便是阅读。学校精心策划“好书伴我行”读书活动,鼓励学生每学期深入研读一本国防教育书籍,让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自主地接受现代国防教育的洗礼。通过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格言征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生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深化了对国防事业的认识与情感。

学校充分利用班级多媒体一体机资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挑选阅兵仪式、国防教育纪录片、爱国影片、军事热点、时事新闻以及每月“第一课程”视频等精彩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在观看过程中,学生们被一个个生动的镜头和感人的故事所触动,深刻感悟到加强国防建设、树立国家威信的重要性。他们撰写观后感、开展影视评论,将内心的感悟化为文字,表达了对国防事业的热爱与敬仰。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校利用全民国防日、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主题节日举行红色歌曲歌咏大赛,师生们用激昂的歌声颂扬祖国的伟大,用深情的旋律回顾先辈的奋斗历程,接受了一次次深刻的国防教育洗礼。

学校精心打造墙壁文化,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条走廊都充满活力,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树立了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更加坚定了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与时俱进强国防   育人为本创新篇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学校国防教育亦需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随着我校教育工作现代化的深层次推进,我们深刻认识到,国防教育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未来国家栋梁的关键一环。

为此,学校进一步深入开展了国防教育研究工作,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索出更具时效性的国防教育模式。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如国防知识竞赛、军事体验营、国防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同时,我们注重将国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动力。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国防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今后,我们将矢志不渝地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这一举措既是巩固国防、有效抵御侵略的迫切需求,也是培育新世纪合格国防后备人才的战略考量。国无防不立,犹如树无根不稳;民无兵不安,恰似家无篱笆难安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次验证了国泰方能民安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展望未来,反侵略战争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综合国力乃至民族凝聚力的全方位比拼。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今天的中小学生,无疑就是明天国防建设的砥柱中流,是守护国家安宁与繁荣的希望所在。

因此,在和平安宁的今天,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不仅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更是构筑钢铁长城、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石。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不仅是对未来的未雨绸缪,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其重要性愈发显得迫切而突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为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国防后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