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成功的路上

芮平禄 陈小平 赵芬
2025-07-17


每当我走进校园,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的面庞,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自豪与责任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段时期的每一个瞬间,都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然而,面对挑战与压力,我明白,责任在肩,我们必须为每位学生的未来负责。让每个学生抬头走路,让每颗心灵感受成功,这不仅是我们的追求,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校园现状与挑战

高淳中专,坐落于南京市最南端的偏远郊县。这里的区位、资源、政策和智力优势都显得不那么突出,面临的种种挑战让我们的教育工作充满了艰辛。外来人口稀少,经济活跃度不高,家长在外打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尤为复杂,形成了“五多”的现状,即多住校生、多贫困生、多低分生、多单亲家庭和多留守儿童。

首先,住校学生的数量不容小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2500多人,其中住校生达五六百人,占比近四分之一。这种情况不仅使得学校的管理压力倍增,也让我们深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

其次,贫困生的比例同样令人担忧。根据自主申报和家访调查,贫困学生的比例高达12%以上,这一数字在学生基数庞大的背景下,显得更为沉重。青春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贫困很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经济上的困境使得他们面临更多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心理负担。

此外,许多学生在中考中得分偏低,低分生的比例逐渐上升。以本学年为例,学校新入学的高一学生中,300分以下的学生就有一两百人,这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与挑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也使得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更加令人不安的是,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的情况也相当普遍,20%的单亲家庭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隐患。

更有甚者,家庭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占比高达60%,许多家长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无疑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增添了难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难免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未来规划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面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我们不能退缩,反而要时刻保持警觉,因势利导,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德育创新与习惯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立足于校情和学情,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形成了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德育之路。我们的工作首先从养成文明好习惯入手,重规矩、强管理,力求让每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我们相信,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基础。

为此,我们设立了《班级一日百分赛》和《学生千分考核制》,以此为纲领,统筹全局。在每周的德育工作例会上,我们总结过去,布置未来,将校规校纪和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通过规范教育,我们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循规蹈矩,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我们还在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方式,比如加强新生入学和新学期的管理,对住校生实施封闭式管理,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这不仅帮助学生树立起规矩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道德素养。此外,我们鼓励学生自主管理、互相监督,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守规矩的重要性。这样的管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也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了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赞赏鼓励建信心

“自信”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我们的德育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更要重视他们内心的成长。我们致力于重建学生失落的自信心,用爱心和耐心与他们的心灵对话。通过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向上。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被教授知识,更被鼓励自我反思。我们用“平面镜”让学生正视自我,用“显微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放大镜”来放大他们的优点,用“望远镜”帮助他们展望未来。通过职业规划和人生定位的指导,学生们逐渐找到了自我,建立了目标,形成了向上的动力。这样的自我探索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也增强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感。

在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和比赛,学生们有机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社团活动助成长

我们认为,社团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舞台。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注册学生社团48个,其中省优秀社团1个,市级优秀社团3个。这些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与自我展示的平台。在社团中,学生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良好的社交网络。看到他们在课外活动中全身心投入,我感到无比欣慰。

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潜能,提供展示平台,增强自信与归属感。我们鼓励学生在音乐、舞蹈、体育、科学等社团中发掘兴趣,培养特长,并通过社团交流比赛提升创造力与合作精神。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专业知识,还锻炼组织、沟通、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家校合作共促进

德育工作最怕出现断层,因此我们必须与家长形成合力。尽管面临家长群体文化素质不高、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的挑战,但我们依然坚信家校沟通的力量。每月,我们都会邀请不同类型的家长走进校园,共同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举办家长会、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家长们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及实施情况,增强家校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我们定期组织班主任深入乡村,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的成长经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此外,我们还成立了高淳区家长总校高淳中专分校,通过邀请专家为家长进行专题讲座,帮助他们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也促进了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爱学生筑平台

为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完善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和干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促进学生心理与人格健康发展。2017年,我们成功创建了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示范中心,近三年来近30名心理障碍学生在心理咨询师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并走上工作岗位。

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响应,15机电的孙鹏同学就是典型案例。在学校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他克服了生活艰辛与家庭贫困,没有中断求学,最终获得江苏省技能大赛金牌,并被南京工程学院录取。如今,进入大学的孙鹏依然保持初心,时常与学校联系,为学弟学妹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交流,传递温暖与希望。

建设高水平队伍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我们的班主任队伍逐渐形成了一支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品行端正、任劳任怨的优秀团队。队伍中有从中层干部岗位上退下来的老教师,他们在教育的浪潮中继续贡献力量;有身怀六甲的女教师,她们在即将迎接新生命的同时,依然坚守岗位;还有敢想敢干、勇于承担重任的年轻教师,他们在教育事业中展现出无限的活力与创新。这些教师共同的特质是奉献、敬业、勤勉和好学,他们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班主任团队,凝聚着我们教育工作的力量与希望。

我们的班主任团队经过多年培育,已成为一支师德高尚、品行端正的队伍,包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坚守岗位的孕妇教师和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共同特点是奉献、敬业、勤勉和好学。自2017年起,我校实施《班主任沙龙活动方案》,通过举办“水慢城夜话”“共话班级管理艺术”“特殊群体学生之我谈”等主题班主任沙龙和缤纷多彩的暑期班主任培训活动,促进班主任围绕教育主题深入交流,提升班主任队伍的德育管理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过去3年,学校一共有近20名班主任喜获区优秀称号,3人获区十佳班主任殊荣,德育工作成绩显著。

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如何立德树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实践育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努力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学生在养成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尊重教育和责任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高尚的师德和坚定的教育信念引领班主任队伍不断进步,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发展。通过不断深化德育工作,我们期望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播撒更多的希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们的努力将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