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笃行,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张建勇 任洪 王璐
2025-07-16


繁花漫漫,赠与金风一缕香;百鸟啾啾,诵作华夏万卷书。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的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二十一小学,四季风景如画,正是绝佳读书之地。

学校前身为南关镇金华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64年的村级小学,2014年因黔渝高铁建设撤除,2017年选址到南关办金华村长堰支路新建,2021年7月划为区属直管小学,同年9月正式招生。新校区建成后,始终恪守“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职责,以奔跑者的状态精进笃行、臻于至善,努力朝着“创办学生向往、教师幸福、人民满意的品牌学校”的美好愿景砥砺奋进。

完善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办学环境,才能让教师踏实、安心地育人和专研,让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和生活。

学校建有两栋教学楼、行政楼、室内体育场、塑胶操场、食堂等,校园外墙以红色为主色调,在连廊、风雨操场上融入彩色元素,旨在为莘莘学子打造热情洋溢、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配有图书室、计算机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每班配备智能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广播系统,为学生营造知识殿堂的艺术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创造力。建设农耕园300m²、楼层图书角7个、家长等待区、校外花园250m²、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索菲亚童心书屋”,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优良的办学条件,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工作和学生中。

强化师资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基石,好的教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好的学校必须要有好的教师。建校三年来,为提升教师的施教能力和专业水平,学校共安排教师进行各科各类培训400余人次;邀请红花岗区名师、区教培中心教研员到校指导交流;1人加入市级名校长工作室,3人加入市级名师工作室,2名教师加入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承担1次区级教研活动,1次市级名校长工作室活动;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区级优质课竞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及作业设计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众多成绩与荣誉,先后被评为遵义市安全文明校园、遵义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8次。

规范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生个性成长、教师专业提升、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阶梯。学校严格按照教学教导规范和教务职责进行教学,保障教学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外出培训与校本教研并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学校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加学科业务培训,同时与18小开展联合教研,以弥补教师年轻无经验的现状,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新信息、学习新教法。充分利用教培中心到校开展“四教一培”为契机,让教培中心给学校各学科老师把脉,找到老师们教学过程中的症结,认真解读课程方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扎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依据文件精神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合作机制,统筹开展活动,层层落实计划,幼小衔接工作机制明确、运转规范。与对口的二十五、珍爱幼儿园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探讨幼小衔接的内容、形式、研究机制等,开展双向教学观摩研讨、双向活动展示、家长开放日参观体验、专题讲座等互动活动,立足孩子的实际发展需要探索长效的衔接模式和策略。

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以“耕读园”、“手工社团”为劳动基地,定期对学生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手工制作等劳动教育培训。将学校的绿化带、操场、教室、活动地方等设定为学生劳动教育的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外聘家长中的农技能手为学校劳动教育“校外辅导员”,外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老师为面点教师,开展多方面的劳动技能教育,进行职业体验。

落实立德树人

德育是做人的根本,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紧紧围绕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学习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突出一条主线——以活动为德育载体。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活动为主线,春季学期开展绘家乡踏青写生活动,五一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六一开展“诵国学经典”表演活动,端午节开展包粽子、爱祖国、爱家乡系列活动;秋季学期举行迎新仪式,“开学第一课”在学生心中植入了爱党、爱国、爱人民、以德为先的意识,中秋、国庆双节慰问留守儿童,建队日召开少代会探索发挥少先队职能作用,运动会让学生们在竞技中感受到运动与快乐,“一二·九”纪念日让学生在讲红色故事中重温英雄们的壮举,冬季长跑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啦啦操团队荣获2024年遵义市中小学生(青少年)啦啦操锦标赛(小学低年级组0级花球啦啦操)第三名、遵义市红花岗区2024年校园啦啦操小学低年级组示范花球一等奖;舞蹈队荣获2024年红花岗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在2023、2024年遵义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中获奖13人次,其中冠亚季军9人、第五名4人;学生李语涵荣获遵义市红花岗区“小小红色宣讲员”讲故事比赛一等奖。

构建两支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生自主管理队伍。为帮助班主任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学校特别加强了班主任培训,除了外出培训外,还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让他们在交流、探讨、分享日常工作经验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结合第一次少代会的顺利召开成立第一届少工委,对少先队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并在优秀的少先队员中选出红领巾监督员,督促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

形成三方合力——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开放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积极倡导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大教育环境,使教育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和谐家校”特色办学的路子。截止目前,学校多次开展家校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工作,成立第一届校级家委会,教师家访率达到100%,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打造书香校园

2024年9月20日,“幸福家园·索菲亚童心书屋”的落成为二十一小学的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校园再添阵地。学校将合理、高效地规划使用童心书屋,搭建书香校园发展框架,服务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

重视校园廊道文化建设。张贴关于阅读的中外名人名言,可以提醒教师和学生理解阅读的价值;中外经典名著的书影或简介,可以作为课后阅读推荐,拓展跨文化理解视野。

研制阅读活动计划。结合学科教学规定每日晨读、午读,每月组织阅读成果展、阅读交流会。重视假期阅读活动,布置特色作业,有选择性的阅读,新学期举办读后感评比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化”。坚持开展”书香四季“阅读活动,评比书香教师,确保教师阅读量和绩效,提倡结合学科教学开发生本化的阅读微课程;评选书香班级,分学段和年级开展班级阅读评比,建议高年级开展读后感写作比赛;评比阅读之星,依据《课程标准》的建议和要求,低学段开展阅读、识字量的评比,高年级举行写作能力评比,定期举办个人阅读成果展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二十一小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办科学的、合理的、有温度的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