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在湖南省新宁县东部边陲靖位乡,有一位默默奉献、矢志不渝的教育工作者,他就是靖位乡中心学校本部校长朱平雄。自1997年踏上教育岗位以来,他用自己的默默奉献和满腔热情滋润着乡村教育这片沃土,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教育篇章。
扎根边远,初心如磐
“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为孩子们播种希望。”虽然条件艰苦,但朱平雄还是毅然选择靖位乡,追逐自己的梦想。
靖位乡地处偏远,距离县城105公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条件艰苦。面对孩子们灿烂明媚的笑容和渴望知识的眼神,朱平雄毅然决然地扎根于此,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孩子。1997年,刚毕业的朱平雄踏入了靖位乡中学的大门,担任班主任并任教多门学科。从那时起,他就与乡村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9年,朱平雄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的号召,报名参加了两年的边远学校“支教”活动,回到了他教育梦开始的地方——靖位乡中心学校。两年的支教期满,面对更好的工作机会,他选择了留下,并向组织申请调回靖位乡中心学校,决心驻守边远乡村,为大山的孩子奉献一生。
“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是我坚守讲台的动力,希望我的努力能让这些山里的‘花朵’尽情绽放”。投身乡村教育27年来,朱平雄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并将继续为之奋斗终生。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只要与孩子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什么样的学生都会有惊人的进步。”朱平雄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真情实意地与学生交流,全方位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他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班规,严明纪律,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进步。他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乡先进班集体,他本人也被评为乡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
“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没有质量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不抓教学质量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作为一名教师,朱平雄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敷衍任何一节课。他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情,设计出最切实可行的教案,教学方法力求灵活多样,做到教学效果最大化。他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由于教学成绩斐然,他多次获得乡教学成绩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也屡获佳绩。
勇于担当,引领发展
2014年,原靖位乡中心小学和靖位乡中学合并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靖位乡中心学校本部。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朱平雄积极参与学校的升级改造工作,科学组织学科建设和教师配置,为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安全生产、后勤服务等工作逐年进步,校园环境大幅优化,学校管理水平再上台阶。2020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湖南省“第三轮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考核’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
领导就是服务。在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中,朱平雄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和信任。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持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管理,塑造学生优秀品格,让学生懂得“做事先做人”的道理,真正树立并自觉践行“人品比才华更重要”的理念。他还积极承担培训指导青年教师的任务,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和管理人才,确保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前茅。
科研引领,追求卓越
“教书育人是我最大的心愿,在教育事业上我永远不会停下脚步。”朱平雄深知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在认真在认真搞好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同时,他紧跟新课程改革形势,勤奋学习,及时在教学中总结经验,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感受,积极参加教改培训活动。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其中《追寻化学教学的快乐老家》和《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实验的挖掘与教学策略》分别获得省级一等奖。他还参与了多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教育是唤醒,是点燃,更是激发。朱平雄视教育为己任,是一名胸怀责任勇于担当的教育布道者。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朱平雄还积极承担培训指导青年教师的任务,致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踏实肯干、勤奋创新的教师团队。他多次被新宁县教师进修学校聘请为全县中小学教师上培训课、示范课,并担任“国培计划”新宁县“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授课专家。在他的指导下,多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和管理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虽累但充实,我总是在想,也许我再努力那么一点点,也许我再多待那么几年,也许我再用心一点点,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花、结果……”朱平雄的故事,是乡村教师坚守与奉献的生动写照。俯首攒力倾注心血耕耘桃李地,扬鞭奋蹄挥洒汗水浇灌桑梓园。朱平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崇高精神和职业追求——孜孜不倦为师,矢志不渝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