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书院精神 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王燕平
2025-07-14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大先生”的标准,“大先生”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是“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先生之“大”,不在于学校之大,也不在于职称之高,而应在学问之深、品德之高、格局之大等。古有孔子、朱熹、韩愈,今有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均于社会、国家、民族、人类未来抱以深刻洞见及满腔热忱,成为世人景仰的“大先生”。先生之“大”,大在学问。我校秉承“崇义博文”的百年校训,坚守“经历·成长”的办学理念,践行“为每一个人的持续发展服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推出教育家书院。“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凝聚着“五四”以来先进青年接续奋斗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 打造空间,创新育人路径

打造物质空间,创造舒适环境。我校的“走进经典教育家书院”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其中室内180平方米,室外120平方米,总藏书大约3000册。书院室内书香浓郁,古典雅致;室外光影婆娑,绿意盎然。书院整体空间分为共读区、分享区、茶话区、休闲区四个区块,每个区块各具特色,既体现了“走进经典”的文化内涵,弘扬优秀的师者文化,又渗入了学校“经历·成长”的教育理念。老师们在此啃读经典,与大师对话,能充分激活教育教学思想,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充盈文化内涵,滋养精神沃土。空间打造完成后的书院还不能称之为教育家书院,我们是这样充盈书院内涵的,慢慢地,让教师走进书院,喜欢阅读,再经过集体研讨,确认书院愿景为:让书院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休闲地,成为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的研讨地,成为教师思考工作的栖息地。我们期待将来,书院会成为教师丰盈精神的沃土,更多的教育家型教师从这片沃土中生长起来。我们的书院信条是:向最懂教育的人学做教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进教育。

我们还专门设计书院标识:一小时读书汇。这个标识饱含着我们的深切期望。“一小”既是仙居县第一小学的简称,同时大写的“壹”,又寓意一小每个教育生命的幸福时空一小时:一小时读自己喜欢的书,一小时分享自己看书的内容、想法、心得等。让这个“壹小时”成为一小老师的阅读时光,从教师读书汇延伸学生读书汇、家长读书汇,延伸出更多的1+1+1+……小时,成为所有一小人的一小时光。“汇”既是“汇集一起读书”,又是“个体读书感悟的汇集”,更是“集体智慧的汇集”。

二、构建机制,夯实专业发展

建设进程。2021-2022年建设教师书院,在台州市教师教育院推动下,我校从2021年开始开展“走进经典”行动,升级学校原有的教师书吧“滋心轩”为教师书院,并不断改进完善。我们把教师阅读项目取名“一小时读书汇”,以“一小时读书汇”为载体,汇聚青年教师,汇聚经典好书。2022-2023年形成教育书院,以“啃读经典”教师成长坊——“一小时读书汇”为载体,成立“一小书院”,推出共读经典书目,坚持自我领读、自我成长,持续开展分层分类、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走进经典”读书活动。2024年至未来走向教育家书院,让书院成为老师从“阅读”到“悦读”的滋养地,校园特色书香文化的发源地,从而建构自觉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一支“有理想、有思想、有专业高度”的新时期教育家型教师队伍。

制度建设。看见“大家”,以苏霍姆林斯基为师。苏霍姆林斯基不仅在理论上论述了教育的规律和原则,而且身体力行,亲身实践,有着丰富的活生生的案例;同时他几乎论述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在他的视野之内,都有精辟的论述;并且他提出的每一个教育命题都有着深刻的哲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就切合了我们的实际。为此,“一小书院”确立以苏霍姆林斯基为师,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推广他的办学经验,明确教育目标,把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精神生活放在首要位置,寻找更好的育人思路和育人方法。

反思“自我”,努力践行“三有”教师。教师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为师者必先为学,通过走进经典,走进师者,触发、唤醒教师的内驱力、思想力和改变力,引领教师探寻师者本色,追问教育灵魂,实现“理想从理想中树立,思想从思想中孕育,专业从专业中学习”的教师发展路径,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专业高度的“三有”教师。

构建“三全、三共、三读”发展机制。引导成员遵循管理制度,形成“三全、三共、三读”的特色学术研讨规范,通过“啃读经典”“分享交流”“各家导读”“融读于教”“课程开发”“著书立作”六大主题系列活动,夯实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实现快时代下的“慢炖”,浅阅读时代下的“深耕”。

三、共沐书香,涵养优秀品格

书目推荐。学校师训处作为牵头科室,参考新教育研究院推荐100本适合中国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书目,为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发展时期的老师提供相应的书目,罗列出一份“大书单”。然后以“在经典中选择经典”的理念为指导,请各读书小组、啃读坊成员推荐选择阅读书目。最后综合确定书院陈列的经典书目。同时在每次主题读书活动的尾声以“好书推荐”的形式,把经典推荐作为书院建设的重要事项。

校长领读。校长是行走在校园里最鲜明的文化符号,而读书是校长不管走多久,总该一路坚持的信念。北大钱理群教授说“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用老百姓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所以,校长不仅是教育家书院的建设者,同时更是引领教师走进经典,啃读经典的领读者。延续上一任校长爱阅读、会分享的好习惯,我也一直坚持阅读和分享。

教师阅读。每学期学校都会举办智慧讲堂,让老师们分享读书经验,学习班级管理方法,反思自身的理念,每一次的智慧讲堂,都使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受益匪浅。同时我校展开了丰富多彩的“走进经典”系列读书活动。通过诵读、分享读书故事、赠送好书、布置读书任务等形式开启走进经典阅读之旅。分别开展了“雪落扉页间 读书暖意浓”“书房花木深”“春日正是读书时”“啃读经典 共享好书”“书香盈芳华 阅读绘心海”等不同主题的读书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聆听了夏雪梅、徐美珍、李哉平、余琴等各位专家的讲座,不断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以读书沙龙等形式,在自读、共读中不断充实教师们的教学智慧。读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在进行分章节引读、自读后,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书中的理念,并在读书汇活动中进行交流实践成果。我们也将继续探索融读于教的有效实施途径,挖掘阅读与研训、阅读与研究、阅读与班级管理、阅读与家校沟通等内容,从而让阅读助教师实现教学相长。通过将经典阅读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将阅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诉诸笔端,形成文字,驱动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学生汇读。在一小书院的熏陶下,浓浓书香氤氲着每个教师。在教师的融读于教下,学生在阅读润泽中经历成长。依托“一小时读书汇”校本阅读手册,打造人人乐读的班级阅读氛围、培养天天阅读的良好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项目化阅读活动,努力打造良好的阅读生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助推孩子的全面成长。

阅读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家书院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教师的师德和师魂,以及提升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今后,我们将继续建设好教育家书院,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始终保持阅读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的内涵,拓宽自己的眼界,一小的教师用阅读不断充实自己,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