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 成就育人蓝图

余明状
2025-07-11


石阡,这片革命活动开展较早、影响深远的土地,曾是贺龙、萧克、任弼时、王震等革命先驱的战斗之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自2024年学校创立以来,我们便深入挖掘困牛山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血脉的延续融入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此为基础,稳固了学校的办学根基。

一、注重教育引领,铸就红色文化之魂

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围绕红色文化,激发学生多元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以德育启智。我们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举办红色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红军的高尚情操和美德,培养他们的爱国与革命精神,并在红军精神的熏陶下提升品德,感受美的深刻内涵。同时,积极编写红色教育校本教材,依托县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有利条件,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立德树人理念,铸牢民族团结之魂,为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

以美育启智。我们在践行“美的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坚持“薪火相传、弘毅立美”的校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及标准,全面开设音乐、体育、美术及信息技术等课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以劳育启智。劳动是社会活动的基础,劳动教育蕴含深刻智慧。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劳动教育政策,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场所和保障。

二、严抓师资能力,打造精品特色名校

学校坚定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我们致力于夯实强校基础,坚信强校必先强教,因此将教育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列为校委会、教代会和教师会的主要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

我们实施强师工程,旨在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结对帮扶的通知,发挥“百年老校、公办强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这一工程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挖掘潜能、展示风采、超越自我的平台,还通过课程促进思考,评价促进成长,确保教师专业能力的稳步提升,为教师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我们立足当前,瞄准未来,搭建了两校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文化互鉴的交流平台,为学校的高起点规划、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打造乡村精品特色示范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创建教育基地,铸就红色文化之基

我校秉承“薪火相传、弘毅立美”的校训,依托红色文化,以美的教育为引领,积极探索“八红”文化育人新途径。我们组织学生们传唱革命历史歌曲,参观革命历史遗迹,学习先辈英雄事迹,并亲身体验革命斗争生活。这些活动旨在让红军小学的学生们都能讲述一段革命故事,同时注重实践教育,将红色基因和红军精神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八红”文化育人活动,我们全面深化了学校的红色教育。

“红色书籍”人人看。我们设立了"红色书吧"和"书香餐厅",在班级的图书角、走廊、食堂等触手可及的地方摆放了《困牛山红色故事》、《石阡红色故事》、《长征》、《红六军团在石阡》等红色书籍,为学生创造了全方位的阅读环境。此外,教室内还精心布置了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展示栏,旨在让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师生心中,无声无息地影响每一位师生。

“红色故事”人人讲。我们积极收集当地的红色故事,将《一双筷子》、《一把军号》、《一件棉大衣》等,以及汪忠明、张吉兰等石阡红色革命故事引入课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人物我来介绍”和“红色历史我讲述”的活动,鼓励学生既是听众也是讲述者。同时,我们开展了“分享阅读•快乐成长”活动,按照“每周一精品,每班一特色”的原则,进行“国旗下的朗读者”活动。通过朗读红色故事,红色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学生心中,逐渐营造出“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活动月月有”的浓厚氛围。

“红色歌曲”人人唱。我们以《国歌》、《国际歌》、《歌唱祖国》、《习爷爷是我们的大朋友》、《红军小学之歌》、《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穿上红军的军装》、《壮士血染困牛山》和《一封红家书》等当地和经典的红色歌曲为主要内容,开展"班班有歌声,红歌人人唱"的活动,确保课前能传唱红色歌曲。同时,我们成立了"传唱红色经典"兴趣小组,定期举办红色歌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讲好红色文化的音乐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情操和家国情怀,使红色基因深入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红色影片”人人看。课余时间,我们组织学生们观看了《壮士血染困牛山》《王二小》《小萝卜头》等红色影片,旨在发挥优秀影片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们重温那段光辉岁月。观影后,同学们积极分享感受,交流心得。影片选择从浅入深,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使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此举不仅激发了学生自觉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情,更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在新时代,我们要用忠诚奉献、勇敢担当的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红色文化”人人品。我们成立了《红色校刊》编辑团队,成员包括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秉持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办刊理念。我们致力于营造充满红色元素的校园环境,通过打造红色文化长廊,让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于师生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师生。同时,我们将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红色情怀”人人悟。每年,我们都会组织优秀的少先队员参与“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研学旅行活动,使学生们在研学过程中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生动与鲜活,深入了解红色革命的历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研学结束后,还会举办“研学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研学心得,感悟红色情怀,让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血脉之中,播撒红色火种于学生心中。此外,我们还会利用节日的契机,组织党员干部、优秀教师前往困牛山烈士纪念碑和困牛山展陈馆中心参观学习,重走红军步道,祭扫红军革命烈士墓,共同缅怀革命先烈。

“红色精神”人人传。通过向革命烈士献花、利用宣传栏等活动,我校师生深刻感悟革命精神,激发了强烈的爱党、爱国、爱民族的意识,并致力于传播革命精神,使更多人了解革命岁月,铭记革命记忆。我们摒弃了“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单向教育模式,转而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学、讲、写、画等多种方式,我们悄然间培养了师生对党、国家、军队和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确保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得以代代相传。

“红色传人”人人当。通过举办主题班会、讨论会和分享会等活动,我们加强了对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力度,同时注重文明礼仪、劳动和安全教育。依托“体”与“魄”的理念,结合校园红色文化,我们致力于将红色文化育人的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行为习惯,培铸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领悟所学、获得成长并学以致用,引导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明确自己的根与魂,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红色底色。

红色文化承载着重要的育人职责,而今年恰逢建党103周年,为传承革命文化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在此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知识学习与情感培育并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红色文化,使其融入血脉、深入心扉。通过红色经典教育,我们将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感,使红色文化真正成为育人的蓝图,润泽学生的生命底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