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字育人,翰墨飘香 ——浅析在生活课堂中提升学生习字能力

林志崇
2025-07-11


汉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蕴含着千年的文明积淀与民族智慧。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重视写字教学已然成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规范书写汉字,不仅有助于优化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接受精神熏陶。

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学习汉字,不仅仅是掌握一种沟通工具,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因此中华学子学习汉字,规范书写,势在必行。

一、明确目标,培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在不同学段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目标:“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作为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识字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写字,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不同的年级根据不同地识字写字要求,学生要坚持每天书写。教师传授汉字的书写技巧及基本知识,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应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陶行知先生指出“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具有典型的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示范引导作用,在课堂板书时,我会安排好每个字的位置,注重每个字的结构与笔画笔顺,把汉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供学生仿写。在辅导个别学生时,我会坐在学生的座位上认认真真地范写,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握笔方法,让自己成为一个“范本”,供学生直观地“阅读”,以此来纠正他们的不良坐姿,随意、潦草的书写习惯。在批改作业时,我也会坚持把评价中的每一个字都写成样本,供学生模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后,就养成了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中指出:“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眼睛是心灵之窗,人们了解世间万物可以通过眼睛来观察。观察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认真观察习惯的养成是学好写字的第一步。写字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在教学《日月水火》一课时,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课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日、月、水、火的图片,并让他们说说事物的特征;其次,让学生观察象形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抄写;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现代汉字的特征;最后,让学生对三者一起观察,综合对比并总结。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总结,既了解了汉字的演化过程及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又提高了书写与欣赏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要想提高写字水平,学生不仅要学会认真观察,还要学会认真比较,才能找出汉字的笔画规律及结构特点。比如,指导学生书写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的生字时,我会抓住“机”与“朵”中都有“几”的特点,让学生认真比较。随后,他们发现了“几”字在这两个字中的形状不一样,分别是高而窄与扁而宽,个别学生又惊奇地发现在两个字中的“几”的最后一笔也有区别。学生发现了这些“秘密”,如获至宝,非常高兴。他们从比较中领悟到了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结构形态中是有变化的,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了快乐,何乐而不为?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小学低年级语文的生字较多,教师难以把每个字都详细地进行示范、讲解,应该选择较为典型的,能代表某些汉字结构规律的字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归类并举一反三。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蜻蜓、蝴蝶、蚯蚓……”并进行归类,学生发现:“这些字是左右结构或左中右结构,都是‘虫’字旁,‘虫’字占整个字的空间较少——左窄右宽。”“每个字的读音不一样。”“它们属于昆虫类动物……”运用这种归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归类和总结,不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每个字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特征,而且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四、学中有乐,乐中有学

陶行知先生提倡“兴趣”教育,他认为“兴趣”是成事的关键,教育也不例外。他说:“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休,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故事激趣法。在我国历史上,还流传着许多著名书法家的奇闻逸事,如王羲之的“临池学书”、岳飞的“沙上练兵”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对习字的兴趣。这些奇闻逸事除了由教师讲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表演,从而改变了枯燥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写字的趣味性,还使学生了解了汉字文化。同时,学生会被故事中人物的精神感动,被他们的高贵品质启发,从而养成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2)佳作激趣法。教师可准备大量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或者带学生参观校园里的学生佳作、教师佳作、名人佳作,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画展,加深他们对美的理解,让他们知道处处有美,可以用自己的笔来表现美,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

(3)竞赛激趣法。针对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一节课一赛,也可以每日一赛、周赛或月赛等。活动名称可以是“我是小小书法家”“我爱汉字”等。教师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本班教室或学校展览墙上,从而激励更多学生规范书写,热爱书写。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但书写更规范了,而且他们也更懂得了互相帮助、团结合作,集体荣誉观念也更强了。

五、规范书写,改进教学

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认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同样,每个汉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都有自己的“规矩”,熟练掌握在田字格中写字的方法极为重要。

(1)田字格具有普及性。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上就是用田字格来展示生字的,学生习以为常,它的优点是其他写字练习格无法替代的,被初学者广泛应用。因此,学生进行写字训练时要采用最为精简的田字格。

(2)田字格便于笔画练习。田字格里的横、竖中线是写字时的重要参照线,它们的交叉点就是田字格的中心点。刚开始学习写字都要从点、横、竖等基本笔画开始练习,每个笔画都讲究起笔、运笔、收笔,同时还要注意各笔画的变化。比如,捺的笔画分“斜捺”“平撩”“反撩”;撇又分“短平撇”“长竖撤”等,只有把它们都写正确,整个汉字才能美观、端正。

(3)田字格便于结构的安排。笔画的练习,都是为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而服务的,田字格提供了便捷的基本定位参考。竖中线可以暗示左右或左中右结构,如“林”“瓣”,还可以作为包围结构或独体字中左右对称汉字的中轴线,如“立”“同”;横中线可以暗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如“草”与“意”的“日”字都应该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紧下松”“内紧外松”“左高右低”“左窄又宽”的审美布局也可以通过它们表现出来。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写字教学很关键,是由低年级的田字格书写向高年级的空白方格书写转变的基础。因此,使用田字格作为初期练习汉字的工具,能更好地为今后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重视评价,扬长避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信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是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环节,评价不只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果,还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激励学生学习。一位优秀教师的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渴望获得知识与成功的欲望,让他们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并实施有效的自主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维的评价模式。

(1)自主评价。自主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或行为等进行判断和评价。学生要把临摹的字和范字的笔法、结构等进行对照,找出不足之处;也可以对照别人的作品,找出优点与缺点,直接地开展自我评价并改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养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学生互评。学生在认真完成写字练习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他们互评。可将笔画是否清晰、正确,结构是否规范等作为评价标准。教师还要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对别人的长处进行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互评不仅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教师点评。教师的点评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低年级学生就像一棵棵幼苗,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点评时尽量做到“精细化”“步骤化”。比如,“一”字要按步骤讲解它的起笔、行笔、收笔;“目”字中间的两横都是直接连着左竖的,右边都要留空——不碰竖(边)。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表扬,如在讲评学生的作品时,如果有哪个笔画写得规范、正确,就要在写得好的笔画或字上面画一个“★”,“★”的个数越多,表明作品的等级就越高。

教师的点评,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教师的每一次点评都是一次与学生心灵的深度对话。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我们不仅是教授学生书写的启蒙者,更是引导他们感受汉字魅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人物。我们应致力于引导学生规范写字,激发他们对写字的喜爱,使他们能从书写中感受到快乐。同时,要让学生理解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习字的兴趣,使习字育人的教学模式更加有效。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用汉字书写出他们精彩的人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