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朱伯儒将军那样学雷锋 争当新时代雷锋式好少年 ----高州市镇江中心学校打造学雷锋基地学校

陈迪 吕俊华 吕丹 黄春清
2025-07-08


“我是山上一小草,大山哺育我成长。党和人民是高山,不是我高是山高。”

                                        ——朱伯儒将军  

1983年,朱伯儒作为全国学雷锋典范,被中央军委授予“学习雷锋的光荣标兵”荣誉称号,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活雷锋”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像炭一样,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炭火精神”激励着几代人。

在朱伯儒将军的故里,广东省高州市镇江镇,有着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镇江中心学校。它创办于1933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几经变革,走过了艰难而光荣的发展历程,传承朱伯儒将军的“炭火精神,打造为一所学雷锋基地学校。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为了大力弘扬朱伯儒将军的“活雷锋”精神,传递爱心力量,树立文明新风尚,镇江中心学校立足实际,提前谋划,紧紧围绕“感恩教育”的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深入打造学雷锋基地学校。该校在读书长廊两旁有序布展雷锋和朱伯儒的塑像照片、语录、生平事迹以及领导对他们的题词等,帮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朱伯儒将军的“炭火精神”,重温雷锋“螺丝钉精神”;同时抓住课堂主渠道,围绕“学习朱伯儒·弘扬雷锋精神”开展思政课,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筑牢思政教育主阵地,让雷锋精神在校园发扬光大。

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组织

为了保障学雷锋活动的顺利开展,该校首先成立了以张耀斌校长为组长的“感恩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带领全校师生将“感恩教育”活动分三步实施,分别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身边的“感恩”教育、我是“小雷锋”行动。该校德育处在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以“五要”“五不要”为学生行动标准;引导师生了解雷锋先进事迹,崇尚雷锋高尚品德,感悟雷锋时代内涵,使“雷锋精神”成为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深入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活动开展前,该校制订了相关活动方案,召开教师会议,举行“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向全体学生发出学雷锋的倡议,部署和落实系列活动,使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加强学雷锋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该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系统关于新时代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通过组织师生学习雷锋歌曲,今年订阅中宣部人民出版社《雷锋》杂志1308本,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这在茂名教育系统树立了学雷锋见行动的标杆,赢得了《雷锋》杂志社领导的表扬,为争创新时代全国雷锋学校打下了基础!制作标语横幅、宣传栏、黑板报等,对雷锋事迹、好人好事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氛围。

活动开展,载体丰富多样

一年来,学校把雷锋精神的传承融入了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各班召开了“学雷锋,懂礼仪,讲文明,做好事”的主题班会;校“小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在上下学期间开展交通疏导活动;全校开展“我以学雷锋为榜样”的主题征文和主题黑板报比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感恩孝亲”活动、“美化校园”活动、“文明使者”活动和我是文明好少年”演讲比赛等。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学生刘钰冰表示。2022年1月27日,该校党支部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走访慰问困难学生”活动。当来到学生刘钰冰的家里,得知她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收入微薄,只能勉强满足一大家庭的日常开支时,该校常务副校长陈迪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要常怀感恩之心,坚定生活信心。该活动的开展,给孩子们送去的不止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关爱。临行之际,刘钰冰的爷爷一直握着老师们的手,重复说着:“感谢党,感谢学校,记得我们的孩子”......

在学校少先队部室里,收藏了13封来自敬老院的感谢信。据了解,该校一直有一个优良传统:每年重阳节前后,学校“小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到敬老院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至今,这个活动,已经坚持了13年,风雨不改。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表演了唱歌、舞蹈等节目,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喜笑颜开。表演结束,志愿者们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打扫中,帮老人按摩、敲背、陪老人聊天。志愿者的到来,不仅给小小的敬老院带来了热闹,更多的是给老人带来了温暖。“看到你们来,就像看到我的孩子们,心里很高兴!”一位80多岁行动不便的老爷爷握着志愿者的手开心地说。志愿者们将雷锋精神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不仅使他人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温暖与镇江中心学校学子的担当,更是浸润了自己的生命底色,丰盈了自己的精神品格。

疫情防控期间,镇江中心学校经常见到一个忙碌的身影,那就是张耀斌校长。2022年11月,茂名高州出现了多例新冠确诊病例,为了方便开展防控工作,防止校园疫情蔓延,张耀斌校长主动放弃了休假时间,住进了学校,以校为家,部署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亲自到圩街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张贴宣传防控告示,组织安排核酸检测,战斗在疫情防控的前线。他常说,“学校就是我的家,只有学校安全了,我才能心安!”“镇江是朱伯儒将军的家乡,不能让朱伯儒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磨灭了,我们要做朱伯儒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将朱伯儒的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钉子精神,提升育人质量

众所周知,雷锋从“普通农民”争做“拖拉机手”,从“普通工人”到“工人先锋”,该校的老师们亦复如是,从“新教师”争做“教学能手”,从“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这不就是雷锋精神的写照吗?雷锋同志曾说,个人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却不可估量。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是一样,只有把教师都发动起来,让每颗“螺丝钉”各司其职,才能推动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张耀斌校长说。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镇江中心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从学生实际出发,转变育人观念;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考核,以变促“减”,以“研”增效;开展校园优质课例评选,切实打造高效课堂。一大批青年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快速成长,脱颖而出,逐步成长为镇江教学骨干的中坚力量。

风雨兼程谱新章,砥砺奋进创辉煌。一直以来,镇江中心学校教师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成绩喜人:基本功大赛、教师技能大赛、命题比赛等各级各类比赛,共计29人次获得各类奖项,完成教育教学论文60余篇,课例30余篇,课题20余项。学生参加体育、美育竞赛获奖学生达100多人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小学校本教研基地联合学校”“高州市小学生数学运算思维能力综合展评活动先进集体”,获得了“茂名市小学生语文素养展评活动团体优秀奖”“高州市小学生学科素养展评活动优秀组织奖”。学校课题研究项目《依托<弟子规>创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教以导学,研以创新——线上线下共创教研新时空》、《“三导”组合教学模式》均荣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综合实力成功跻身于高州市乡镇学校的前列......一份份耀眼的成绩单充分彰显了镇江中心学校在立德树人、提升育人质量等方面的卓著成效。全校教学工作出现了教师人人争做名师,学生后进赶先进,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挖掘典型,总结表彰优秀

2022年12月底,镇江中心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感恩教育活动表彰大会,对感恩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了总结,评选表彰了一大批“感恩孝亲模范标兵”“感恩孝亲好家庭”和“学雷锋小标兵”,并进行了宣传报道,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奉献意识,体会到其实雷锋精神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

学雷锋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礼貌文化氛围,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及良好校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师生们不仅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更是躬身践行了雷锋精神,传承了朱伯儒的“活雷锋”精神,在全校形成了一股学雷锋的热潮。张耀斌校长表示,学雷锋活动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雷锋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薪火相传。同学们则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时刻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传承伟大的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少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