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2013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市少年宫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 他对簇拥过来的孩子们说,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一、担当时代使命,助力少年成长
温州发展就是一部创新史,我们要积极进取、敢为人先、不惧风险、开拓创新,用扎实的行动积蓄更多向上向善的能量,尽情描绘校外教育的宏伟蓝图。作为校外教育工作者,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使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我们一定深入贯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的重要精神,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活动中心的生命线、出发点和立脚点,使广大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中快乐成长。
二、聚焦核心功能,发挥育人作用
(一)政治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少年,明确指出共青团要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少先队建队70周年贺信中指出“少先队应该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我们要始终将政治属性摆在第一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培养建设人才。
(二)教育性。习总书记贺信中指出“新时代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勤奋学习知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劳动精神,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谁来培养人”的问题,这是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遵循。
(三)公益性。青少年宫教育的公益性主要是由青少年宫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投资主体所决定的,它是公共性、公平性、非赢利的融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服务对象上,要坚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服务广大未成年人;在活动内容上,要坚持普及性活动为主,满足未成年人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在活动安排上,要与学校教育相衔接,把校外实践活动排入课程表;在开放时间上,要坚持常年开放,节假日的开放时间适当延长;在经营模式上,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性创收,对集体组织的普及性教育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要实行免费,对确需集中住宿和消耗材料的集体活动,以及特长培训项目,只能收取成本费用,对特困家庭的未成年人要全部免费。
三、规范教学管理,促进多元发展
(一)注重教育差异性。如果说学校教育是集体教育、同质教育,那么青少年宫教育就是个性教育、差异化教育,就是承认和尊重个性差异,设法发挥个性优势,促进个性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而施加的教育。差异化教育是青少年宫教育管理模式的核心,其理念是因材施教和因教育才的高度统一,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充分尊重教师独立的教育价值: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只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特点、专业技能和教学自由,才能发挥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取得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更是人格品质的熏陶,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人育人,共同发展。
充分尊重学员个性的差异:毋庸质疑,每一个青少年都是独一无二的。青少年宫教育把“自愿”作为自己的活动原则,把发展学员的“兴趣”“爱好”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培养目标。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员还可采取具体措施加以培养,整个教育过程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倡导体验式教学活动:教师和学员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实现了教育,教学活动是教育的关键环节,实践性活动是青少年宫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育人模式,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学员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拓展知识,增长技能,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体味人生价值,培养优秀品德。
(二)促进管理规范化。不能将青少年宫企业化,但不妨碍现代管理技术在青少年宫教育中的应用,科学化的管理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克服工作随意性,有利于青少年宫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目标管理:一切工作和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地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青少年宫要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大胆、创新引进目标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它首先由一个组织上层管理人员与下级管理人员、员工一起制定组织目标,并由此形成组织内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和分目标,明确规定每个人的责任范围。
工作流程编制: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完善工作制度:就是建立建全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按章行事。制度管理是实施管理的依据,也是实现有效管理的主要措施。
拓展信息化和教科研工作:青少年宫要利用集业务管理、行政办公为一体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现代社交技术,实现校外教育信息化。
(三)建立服务人性化。人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感性服务模式,是需要工作人员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交流,用心来服务。要让青少年和家长到青少年宫不仅感受到舒适,轻松、愉快,而且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温暖、安全、放心。
创造安全的环境:青少年宫整体建筑、活动场所设计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如丰富鲜艳的色彩,简洁率真的造型,宽大的活动场地,优美清新的环境等等,在建筑功能中要增设家长休闲的功能,如图书馆、小茶吧等。青少年宫要能让青少年看到就想进来,进来就想玩,能让家长感到轻松、孩子感到安全。
营造和谐的文化:文化如水,它是无孔不入的,渗透在一切社会现象与活动之中,它的生命力是旺盛而持久的。青少年宫要营造和谐的宫文化,才能无时无刻涌现人性化的服务。
四、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未来发展
在看到取得的成绩时,更应该检视不足,一是场地不足和服务功能不全,设施老化;二是干部队伍建设滞后,青年人才培养不够,校外教育理论研究不足;三是激励机制不够,管理制度还要进一步健全;四是创新引领不足,教育品牌还需提升。立足当前温州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我们清醒认识到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推动活动中心工作的全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加强思想引领,为青少年系好第一颗“扣子”。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我们深入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品牌,如“国旗下成长”、“榜样凝聚力量,传承家国情怀”、“先锋工程”、“队长学校”“小小志愿、向上向善”等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展指引方向。
聚焦力量,建设“五个高地”。一是青少年思政教育高地,以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教育形式,引导他们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筑牢信仰根基 赓续红色血脉。 二是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高地,加快素质特长教育子品牌建设,在语言、文学、书画、声乐、器乐、舞蹈、体育、科技、创客等等项目“专、精、细”,形成品牌特色。三是青少年的活动高地,深刻把握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活动需求,创新主题活动、假日活动、阵地活动、才艺展示、专业比赛、研学活动、夏令营等等活动载体,形成全生态。四是青少年的人才高地,活动中心要为不同兴趣爱好青少年搭建成长平台,成为不同兴趣爱好青少年的聚集地,培养地。五是综合服务的高地,把每一个角落都要打扮的特别漂亮,一花一草、一墙一角都要述说美的故事,要让活动中心的建筑、设施、服务成为全市公共教育阵地的标杆。只有真正把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成美丽的宫殿,才是献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融合”525”,打造发展新优势。第一“5”是指活动中心还承担其他五项职能, “2”是指特长素质教育和文化活动教育两种工作载体,第二个“5”是打造五个高地。一要整合“5”的资源形成服务青少年的力量优势,二要融合“5”的工作内容,形成服务青少年的整体功能优势,三要檫亮“5”的子品牌,聚焦形成活动中心大品牌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我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温州校外教育的主阵地一直来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