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谋发展 合心共创办品牌

刘方超
2025-07-03


西藏亚东县下亚东乡小学始建于1972年,位于亚东县城南部林区地带,距离县城7.5千米,平均海拔2700米。学校面向全乡3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招生。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科学布局校园环境,打好品质办学基础

(一)布局建设科学合理

学校设置规模与本乡人口规模相适应,无大班额。学校各类功能房建设符合国家建设标准。教室建设面积为48平方米,设有前后门,2扇双开窗户,通风采光效果良好,建设材料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教室采用嵌顶式LED灯,室内照明条件较好,黑板为三段式设计(中间为多媒体控制台,两侧为可书写黑板),采用鸿合一体机科技,利于保护学生视力。学校配备了小型消防站、楼层消防栓、专职保安、校园安全监控等人防、物防、技防设备齐全。

(二)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学校在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达到较高标准。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27人,师资配备达到国家要求。按照每年经费标准,日常运转经费保障到位。学校设有足球场、篮球场综合运动场所,乒乓球台4个,羽毛球场地2个,设置开放型图书室,图书存量1万余册,建设有科学实验室1间。全校实现无线网全覆盖,无线上网和日常信息化教学。学校生活设施齐全,建设有足够的食堂,实现“明厨亮灶”能够同时容纳300名学生就餐,就餐环境干净卫生,建设了水冲厕所,饮水机等设备,在校期间24小时供应热水。学生宿舍满足学生就寝需要,建设有阳光棚,冷热水供应,洗漱卫浴设备齐全。中央空调直达学生教室、宿舍,采暖设备齐全。学校设有教师周转房,满足教师生活需要。

(三)校园管理安全规范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规定,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学校设立值班室,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长期驻守学校。学生宿舍环境整洁卫生,定期开展通风、消毒。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教师陪餐制度,切实做到食品安全。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为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学校成立了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小组,由校党支部、校主要领导任成员,定期排查学校水、电、气等常规安全情况。以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重要时间节点等为契机,将常规安全、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纳入宣讲范围,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与乡卫生院建立合作关系,医院包校、医生包班切实维护学生健康。近期以来,卫生院开展宣讲、健康排查41次。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团结温馨教育

学校积极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被评为“生态文明绿色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风、学风、教风等教育内容上墙上栏。学校走廊墙壁、过道等空间设立宣传内容。注重打造“党建+多彩校园”教育文化品牌,按照“红色党建引领教学、绿色生态文明校园、蓝色科技文化校园、黄色安全示范校园”规划,积极建设和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同时,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专题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全员育人职责,贯穿教育全过程,充分挖掘学校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丰富资源,努力把创建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宿舍、覆盖到每一名师生,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常态化,努力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上有新突破,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师生心灵深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相处融洽,不同民族之间交流融洽。学校与当地教育部门、工青妇等部门加强交流,经常开展共建活动。

三、助力五育并举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严格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教育要求,坚决破除“唯分数”“应试教育”弊端,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如学校积极落实重大教育教学政策,将课后服务积极纳入教育教学规划,初步形成“政策指引,学校贯彻,教师落实”的课后服务格局,以作业辅导、素质教育拓展为主要内容,将课后服务落到实处。

我们传承民族特色文化,因时制宜地开展民族舞蹈教学,积极利用课间时间、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民族传统舞蹈。在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学校鼓励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如《金珠玛米》等适合学生的影片,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近年来,学校坚持“爱心、专心、耐心、细心”的教风,弘扬“乐学、勤学、互学、善学”的学风,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先后荣获市县级教育教学质量奖5项。

四、切实做好后勤保障,打造人民满意教育

根据学生家庭住址较远等实际情况,学校积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专门聘任宿舍管理员联合值班教师做好学生住宿工作,教师积极开展帮助学生整理内务,帮助学生理发、洗衣服等活动。学校专门设立家长接待室,定期让家长到校探望学生。每逢学生大周放假回家,学校积极对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交通部门,在交警警车的指引下,统一接送学生,并安排教师跟车,在遇见泥石流等特殊情况时,教师组织学生安全步行通过,确保学生安全。针对高年级女生生理期提前到来等特殊情况,学校专设生理课程,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注意事项。由于近年来学校新纳入搬迁学生,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关心他们之前的生活习惯,学校在晚上设立夜宵,展现校园大家庭的温馨氛围。

同时,我校根据前期的摸排掌握困难家庭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党员教师带头捐款、联系团县委、当地人民政府捐助,社会帮扶等形式进行助学帮扶,解决困难学生生活难题。近年来,累计开展捐助活动5次,人均受捐助资金3000余元,累计资金5万余元。

近年来,学校结合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多措并举,积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学校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为学生提供温馨的住宿环境。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学校统一接送学生返家、返校,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赢得了家长的赞誉;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后,学校将以此次创建全国温馨乡村校园为契机,立足教育根本,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不忘教育初心,牢记强国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一流的“国门学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