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雅行 韵满溪山 ——“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林晓春 苏秀宝 黄明真
2025-07-02


一、背景分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倾心打造“雅行文化”品牌,切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促进学校德育健康、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我校以校园文化环境提升、课程创设实践、主题活动等为抓手,广大师生在实践体验中初步浸润校园文化熏陶,有力地推进了德育工作具体思路,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办学理念             

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一实验小学创办于1915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前身为溪山小学。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359人,教职工75人。学校始终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德润身,以文化人,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厚德雅行”的校训,提出“崇德向善,博雅致远”的校风,“养德润心,尚雅笃行”的教风,“立德明理,文雅善思”的学风,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福建省农村示范校”、“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福建省校园文化美育环境(培育)示范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泉州市文明学校”等荣誉八十多项。

三、德育工作目标

雅行教育贵在“雅”字,重在“行”字,学校推行雅行教育,基本构建科学有序的校园文化格局,实践校园文化的生活化过程。将美


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互融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丰富美育内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使师生有优雅的举止、文雅的气质、博雅的学识和高雅的情趣。做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人。建设“雅行校园”,塑造儒雅师生。

四、德育工作内容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校立足一个文化主题——雅行文化,探索两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静文化、动文化;系统整合校内原有各类师生活动,结合“四美”活动体系,建设“雅行校园”,塑造儒雅师生。

五、实施途径

(一)优化育人环境,打造“雅致”校园

序列化提升校园育人环境。“雅行致远”教学楼序列化:致真楼、致善楼(规划中)、致美楼、致远楼。寓意引导学生学习真善美,最终以行致远。“书香校园”空间序列化:楼层读书角、读书公园、阅读广场、“力达”图书馆、儿童绘本馆、礼仪公园书法展示区……阅读成为学生的校园日常生活常态。“学科主题”功能馆室序列化:科学实验室、绘本馆、书法教室、新天地阅读室、综合实践室……功能室各具学科特色,凸显学科育人主题。走廊墙壁、主题化橱窗展示、师生作品展板、教师办公室标语等墙壁文化设置少先队文化、礼仪文化、运动文化等不同主题序列。让每一面墙壁实现育人功能,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美育文化氛围。从学校生态环境布局、景观提升、特色班级创建等方面入手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校门提升工程、开设雅行书吧、布置楼道文化……营造“净化、绿化、美化”,“书香、墨香、花香”的雅韵校园。一校两区既是办学共同体更是文化共同体。

(二)系统课程开发,构建“五色”课程

 学校构建了“五色”课程体系,通过推进课程体系构建,深入学科研究以文化人,将雅行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国家课程奠定“底色”;《习礼》《溪山园韵》校本课程极具地域“本色”,把校本教材《溪山园韵》《习礼》纳入年级循环教材,确实发挥教材的引领作用。通过每周“千人一诵”,每学期“古诗词背诵比赛”或“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确保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能接受比较丰富的文化美的熏陶。仪式课程主题化、育人化,让校园亮起来,打造学校“亮色”;雅韵少年宫30多个社团课程为学生五彩童年“润色”;每天开展兴趣技能课程,“5+2”课后服务为学生多元学习“补色”。 建立了《四雅课程》,分别是仪雅、高雅、博雅、创雅,涵盖体育、艺术、书法、科创、思维等20多门课程。“仪雅课程”的《书琅》《我爱绘本》《徜徉书海》等,“高雅课程”的《雅乐合唱团》《瀚墨缘》《创意彩陶》等,“博雅课程”的《奇思妙想》《活力啦啦操》《花样跳绳》等,“创雅课程”的《创意编程》《科艺制作》《创意拼(乐高)》《畅想科技》等课程,构建出课后服务“社团化”,服务体系“特色化”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三)丰富主题活动,践行“四美”

活动形成的校园文化,既是校园静态文化的动态表现,又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依托学校艺术月、读书月、文明礼仪月、体育节等主题月份,以主要节假日、纪念日为契机,以社团活动、比赛、文艺汇演、养成教育为形式开展一系列的适应师生发展的活动,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园动态环境。

1.雅行美——引导师生在雅行实践活动中践行文明之美

学校每年三月份、九月份为安全礼仪月,开展“与雅同行,文明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绿色家园,共创文明”宣传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与雅同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生态文明”环保教育活动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全校师生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仪的思想意识,把文明礼仪意识内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组建“雅行志愿者服务队”,每学年三月 “学雷锋月”期间,围绕“雅行致美,志愿行动”活动主题,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艺术美——引导师生在书香、墨香、传统文化中品味艺术之美

书香美:我校结合校本培训活动,以读书演讲、心得交流、学科文化沙龙等形式为载体,切实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年四月份、十月份为读书节,开展“与书同行”阅读采蜜本、“千人一诵”古诗词诵读、“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儿童故事大王比赛、“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等活动,使校园书香氛围更加浓厚,以达到书香育人的目的。开辟学校微信公众号“好书导读”微课堂专栏进行阅读推广,“带上一本书去旅游”阅读采风活动、 “雅言雅行”主题宣传海报设计比赛活动、“我为好书代言”好书推荐海报展示讲解活动、暑期阅读思维导图读书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暑期实践活动,为学生暑期生活中添上浓厚的书香阅读色彩。每月开展一场 “书香浸润童年,阅读点亮人生”亲子阅读分享会,将书香阅读活动由校内辐射到校外。录制学生好书推荐系列视频、汇编出版学生作文丛集《百叶窗》等,展现我校学生因为阅读而带来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丰实成果。在上级组织的各类讲故事、朗诵、征文、才艺达人大赛中均斩获大奖,我校《雅韵书香,阅读致远》项目入选泉州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建设项目。

每学年利用六·一文艺演出、社团展示节等平台,定期举行校园小歌手比赛、演讲比赛、个人才艺技能比赛,多次组织学生表演团队参加区级以上文艺汇演展演、比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实践展示舞台。

墨香美:以泉州市书法示范校创建活动为契机,进行书法室提升工程,营造书法学科学习氛围。此外,开展一系列书法活动,开设书法课程、书法兴趣小组、青年教师书法培训活动,每周进行学生、教职工书法作品展示,定期开展百人现场书法展示、百人送百“福”等毛笔书写活动。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培育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文化品位。2019年2月学校被评为泉州市首批“书法教育示范学校”。

传统美:我校定期邀请惠安木偶传承中心在我校举办的“木偶艺术进校园”活动,校内开展“南音”进校园活动,连续举办四届“庆元宵赏灯猜谜”游园活动、开展清明节到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的祭扫活动、端午节亲子包粽品粽活动、重阳节敬老志愿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存相融,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3.劳动美——引导学生在实践劳动、科技创新过程中感受劳动创造之美

“耕读”文化:学校将劳动体验教育与美育相结合,在校内开辟一块近1亩的菜园子劳动实践基地,取名为“耕园”。期初开展“耕田播种”活动,以亲子劳动的方式开展,孩子与家长小手拉大手,共同开地整田。期中将科学课程中的日常养护、生长记录进行学科融合,分别以小组轮岗、学生负责、教师引领、家长协助的形式开展,让孩子在活动中学知识、长见识,让“晴耕雨读”文化植入校园,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获得美的享受。

“创新”文化:以泉州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为契机,进行创客室提升工程,连续举办五届科技节系列活动:按年级举行纸船沉重、折纸飞机、捞水中钉、扑克牌叠高赛、纸筒箭射准赛、三阶魔方还原等多项科技赛事,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思路为指导,通过一系列的寓教于乐的实践形式,使同学们体味到科学的无穷乐趣,收获了丰硕的科技知识,激发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在上级举办的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中,我校学子斩获区市各级多项奖项,我校连续两届获得泉州台商投资区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2020年12月,学校被评为泉州市第九届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4.体育美——引导学生在体育竞技比赛中感受拼搏奋进之美

学校本着以体育人、以体育德、以体育美的思路,大力开展体育系列活动,每年五月、十二月举行体育节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体育竞技活动;连续开展五届第一实验小学田径运动会;阳光大课间活动中体育组教师自编2套学生大课间韵律操,结合形式多样有趣的体育活动有效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我校阳光大课间活动连续3年荣获台商区评选第一名。

六、支持保障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及专家指导组的指导下,我校成立以骆志峰校长为组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工作实施小组,成员涵盖学校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总务处等科室负责人,以及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职责分工明确,运行有效。学校将本项目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推进,把项目实施纳入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教研计划中,扎实推进项目实施。

七、特色实践做法

学校将美育融入校园文化中,形成校园力量。将办学理念提升为,将美育元素设计到校徽、校训、校歌等校园文化符号中,系列化、主体化构建校园文化建筑体系,从校园环境布局到教学楼主题定位,从校园景观打造到美学空间创设,从整体规划到班级氛围营造,都力求序列化、个性化的美学空间再造,蕴涵高雅的情趣美,隐现和谐美,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快乐学习与生活。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充分考虑学校特色和个性,突出学校“雅韵”气质,实现校园美学空间再造。

学生在“雅致”的校园环境文化的熏陶下,融合课程和《溪山园韵》《习礼》校本课程的引导下,在“雅韵少年宫”社团艺术实践中,学生通过接受艺术教育,培养了审美情趣,健全了人格素养,将校园核心文化“厚德雅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近五年来,学生在学区级以上各类赛事获奖400多人次。

学校如火如荼的“雅行文化”活动被各级媒体关注报道,如2020年9月泉州电视台《午间新闻》栏目播出黄锐《做个文明人》童声视频;2020年11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介绍《厚德雅行 雅韵致美》入选《2020年泉州台商投资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编》,并印发全区中小学学习;2021年11月5日中国新闻网专题报道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典案例《泉州台商区第一实小:雅韵校园盛开雅韵之花》。2022年9月中新网等媒体报道我校“童心献礼二十大,强我有我新征程”主题研学活动;2023年6月福建少先队公众号专题报道我校雅韵社团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

一所学校的灵魂,在于她的文化;一所学校的品位,在于她的内涵。把雅行文化融入办学理念、学科教学、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不仅是我校德育项目的实践探索之路,更是未来我校不断发展的不懈追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