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交通安全工作,事关亿万家庭幸福,是建设教育强国、平安中国的应有之义。为进一步夯实学生交通安全基础,公安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6)》,科学谋划学生交通安全治理工作,统筹推进提升学校周边和校园内部交通安全水平。面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新问题和新情况,我校多方协调、实地调研、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家长和学生排忧解难办实事,确保学校门前安全有序,为学生们铺就了一条安全、便捷的求学之路。
一、学生安全,面临挑战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区,门前是一条村级小路,用于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缓冲区,家长接送孩子的车辆也能有序摆放。挨着村级小路的是上下两车道的市政公路,由于道路不宽,车流量并不大。多年来,学校门前交通安全井然有序。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学校周边修建了大型商超,需要对学校门前道路进行拓宽,由原来的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双向四车道,拓宽的机动车道需要挤占原来的村级小路,校门口原来的缓冲区变窄了,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混合使用,给接送孩子的家长造成不便。更让学校焦虑的是变宽了的上下四车道,车流量变大、运输车辆增多、车行速度加快,学生上下学横过马路造成了很大困难,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此表示不理解、不支持,个别家长还进行了投诉,路虽然变宽了,但是揪心的事却来了。暑期的一天,我校接到属地政府通知,为了配合城市化进程,要拓宽学校门前公路,学校表示全力支持,但是希望在开学之前道路修建完毕,不影响9月1日学生正常入校,施工方满口答应。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北京今年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雨,导致施工进度进展缓慢。进入八月,我校党支部书记和总务主任,天天催促施工进度,与施工方进行沟通,施工方给出的答复总是“马上就干”、“明天就好”、“下雨不能施工”等等,随着开学的日子逐渐临近,我校党支部书记对全体干部说:“看来开学初如期交工不可能了,咱们一方面要和施工方沟通,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和家长沟通。”
二、多方协调,化解难题
我校党支部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开展各项活动。因此,当我校校门口出现安全隐患时,学校党支部会第一时间站出来,群策群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为学生和家长排忧解难,搭建平安之路。
做好准备工作,完成入学体验。我校提前预判,减少舆情。党支部发现施工进度不能按时完工影响学生和家长入校时,及时告知家长学校周围交通情况,让家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减少家长因堵车等情况出现的情绪急躁状况,减少家长因不满意而投诉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我校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是8月29日一年级新生入学体验。书记召集所有人商量对策想办法,“道路施工不能如期完工是学校阻止不了的,但是我校可以做一些暖心服务,虽然一年级家长和学生人数不多,但我们也要给一年级家长留下一个好印象”。副书记提出可以在家长群里发布温馨提示,提前告诉家长学校门前道路施工的真实情况,提醒家长绿色出行,注意安全,同时避免产生舆情。我校后勤部门则做好准备,在校门口泥泞的道路上铺好平整的木板和红色的毯子,确保学生入校时鞋不带泥,干干净净。由于做了精心的准备,8月29日一年级新生和家长圆满完成了入学体验。
进行实地调研,吸取停靠经验。因我校常年都是双向两车道,现在改为双向四车道,为了做到心中有数,解决实际问题,我校党支部书记通过走访类似学校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具体情况,制定自己学校门口交通安全疏导方案。一年级新生入学体验平安度过,但是离9月1日开学越来越近,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大考。看似只是机动车车道变宽,但是变得何止是一点。因为机动车车道变宽,导致非机动车道变窄,尤其是紧挨学校这边的车道被挤占。难以想象,当早上400多个家长无论是开车还是骑电动车或是步行送孩子,学校门口将会乱成一锅粥。尤其是开车送孩子的家长,车停在哪里更合适?骑电动车或者自行车的家长在哪里停靠更安全?对面需要过马路的学生,需要经过四车道,协警和家长志愿者应该如何辅助,才能确保安全通过?面对困难,我校党支部没有推诿和逃脱,选择迎难而上。为了设计更合理的停靠区域,8月30日学校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亲自到周边学校参与调研,实地了解情况。她们来到第一所学校,查找学校门口周边的六项设施,通过和我校的六项设施进行对比,查找差异。在走访的第二所学校,书记在校门口进行实地调研交流,询问协警和家长志愿者以及学校教师如何密切合作,怎样站位更加科学合理。在第三所学校门口,党支部书记认真查看学校门口地上的标线。半天时间共走访4所学校,没有进校园、进会议室,走访的地点就是学校门前及周边,真正向其他学校学习经验。
加强部门协调,确保交通安全。回到学校,党支部书记组织全体干部一起研讨,确保开学后学生和家长每天平安上下学。一是党支部书记与街道取得联系,告知我校即将开学以及目前校门口存在的问题,需要街道及时安装安全设施。二是总务主任再次和施工方取得联系,了解进度,催促按时完成工程,及时施画标线。三是德育主任及时和交通副校长取得联系,告知校门口施工情况,希望上下学期间大型渣土车辆绕行,交通副校长了解问题后及时跟进解决。与此同时,我校向家长下发温馨提示,提示家长和学生校门口修路存在安全隐患并容易产生拥堵,提前化解矛盾。在多方的努力下,开学前六项设施及时到位,各种标线醒目,提示学生和家长安全入校。但是非机动道变窄,原来的等候区没有了,需要加强现场车辆的疏导和引导。9月1日早晨,在我校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全体干部来到学校大门口参与交通疏导,维护秩序确保学生平安入校。大家在不同的点位上维持秩序,支部书记站在小区门口,引导步行的学生和家长直接上校门东侧的放学等待区,减少在非机动车道行走的时间,减少不安全因素。总务处的三位干部,有两位站在校门口指引送学生的机动车停靠在学校门前锥桶处,确保学生下车安全。一位干部站在校门口对面,和协警一起护送学生过斑马线。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发现绝大部分司机能够遵守指示标识,听从交通的指挥,但是也有个司机,因为着急上班,对现场指挥表现的不耐烦,为此,学校又在马路中间的护栏上装上太阳能提示灯,提示过往车辆注意安全,减速慢行。经过一个学期的坚守,我校门前秩序慢慢恢复,家长和教师也渐渐接受了新的通行习惯。每天早晨和晚间,看着学生们平平安安地上学、放学,我们揪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未来,我校将持续关注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提升学校周边和校园内部交通安全水平,切实落实我校教育管理责任,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守护学生交通安全的工作格局,为学生创造更加安全的学习和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