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作为我国地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入闽南文化探旅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家庭氛围的陪伴下,亲身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家庭小分队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家园合作方式,它通过家长的参与,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在这种模式下,家长不仅是教育的合作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家庭小分队活动可以包括参观文化遗址、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尝地方小吃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过家庭小分队的活动形式探旅闽南,拓宽幼儿的眼界和知识面。家长也可以参与学园特色活动,了解幼儿园闽南特色课程模式,并参与教研展示活动,提升家庭小分队活动的课程意识。
一、筹备阶段
(一)家庭动员与组织
在活动筹备初期,与家长的沟通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向家长介绍活动的意义和目标,激发家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根据家庭住址、幼儿年龄等因素合理分组,形成家庭小分队。例如,同一小区或附近小区的家庭组成一队,方便出行和交流。
(二)目的地筛选与规划
精心挑选闽南文化特色鲜明的目的地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我们选择了像泉州的金鱼巷(兼具闽南建筑特色和闽南美食)、泉州的中山路、西街(传统闽南市井文化代表)等地。在规划路线时,充分考虑幼儿的体力和注意力集中时间,确保行程紧凑而不累,每个景点安排合适的停留时间。根据一学年的活动实践,我们开发了多系列的探旅主题精品内容:
(1)游蟳埔渔村,觅海丝文化:家庭小分队可以组织徒步活动,探索泉州的蟳埔渔村,体验当地的海丝文化。孩子们可以打卡地标、体验当地装扮、寻找海味,通过这些活动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
(2)巷遇金鱼,食在闽南:通过设计寻宝游戏,鼓励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在泉州古巷中寻找金鱼,品味闽南小吃,并为小吃评星,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亲近泉州古巷,感受闽南文化。
(3)家乡的古厝:通过探访家乡的古厝,孩子们可以直观地观察闽南古厝的结构和造型,感受古厝的独特之美。孩子们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古厝,并在参观后分享自己的发现。
(4)闽南“拼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通过构建以闽南习俗文化、海洋文化、茶文化为主线的系列活动,让幼儿感受爱拼敢赢、敢为人先的“拼文化”精神。
(5)通过美食家庭小分队活动,引导幼儿“看”闽南美食、“品”闽南美食、“做”闽南美食,以实现快乐学习的目的。
(6)闽南民间游戏融入乡土文化主题活动的实践探索:通过主题形式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的乡土文化主题活动,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其中,拓宽幼儿的眼界和知识面。
通过上述方式,有效地将闽南文化融入家庭小分队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闽南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三)出行方式
闽南泉州的公共交通具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探旅内容灵活制定活动出行方式。电动车、微循环公交(小灰)、古城观光车(小白)、徒步定向游,多种方式根据路段进行混合搭配,为古城内短距离出行提供了便利。
(四)安全保障准备
幼儿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手册,包括饮食、游玩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为每个家庭小分队配备基本的急救药品,并对家长进行简单的急救培训。与当地的旅游部门和景区管理方沟通,了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二、活动实施过程
(一)文化体验活动设计
在探旅过程中,设计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在泉州南音表演现场,安排专门的互动环节,让幼儿可以近距离接触南音乐器,感受其独特音色。在参观闽南古厝时,组织寻找传统建筑元素的小游戏,如让幼儿找出燕尾脊、红砖等,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对建筑文化的理解。
(二)引导家长发挥积极作用
家长在活动中不仅仅是陪伴者,更是引导者。我们鼓励家长在探旅过程中积极与幼儿互动,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闽南文化。例如,在品尝闽南小吃时,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小吃的制作原料和制作方法,引导幼儿感受闽南美食文化。
(三)团队协作与交流
家庭小分队之间保持密切的交流。在探旅中设置集体活动环节,如在景区内的空地上组织闽南童谣传唱比赛,不同小分队的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和传承闽南童谣文化。
三、活动后的经验体会
(一)文化传承效果显著
从幼儿的反馈可以看出,他们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许多幼儿在回到幼儿园后能够主动向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在探旅中的所见所闻,如讲述妈祖文化的神奇故事,展示自己制作的闽南剪纸作品等,这表明家庭小分队闽南文化探旅在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和家长共同回顾活动过程,总结经验,提炼教育价值。通过设置“说说美丽的家乡泉州”区域,引导孩子们分享活动时的照片、作品和感受,促进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家庭关系的增进
活动为家庭提供了高质量的亲子时光。家长们表示,在探旅过程中,他们与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更加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想法。孩子们也更加依赖和信任父母,家庭氛围变得更加温馨和谐,这是活动带来的意外之喜。
(三)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深化
此次活动加强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更加积极地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其他活动。幼儿园也从家长那里获得了更多关于幼儿教育的反馈和建议,有利于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四、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幼儿个体差异问题
在活动中,不同年龄、性格的幼儿对闽南文化的接受程度和兴趣点不同。有些年龄较小的幼儿可能对复杂的文化讲解不感兴趣,或者部分性格内向的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鼓励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引导,同时在活动设计上增加了更多趣味性和选择性,如为较小幼儿准备简单的闽南语儿歌,为内向幼儿安排一对一的互动环节。
(二)天气变化影响活动开展
天气因素有时会打乱活动计划。例如,原本安排在户外的参观活动因下雨无法进行。我们制定了备用方案,如选择室内的闽南文化博物馆等替代场所,或者调整活动顺序,先进行室内的文化讲解和手工制作活动,待天气好转再进行户外参观。
五、对未来活动的展望
(一)拓展文化探旅内容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闽南文化探旅的内容,涵盖更多领域,如闽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作坊、古老的航海文化遗迹等。同时,可以邀请更多的闽南文化专家参与活动,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更专业、更深入的讲解。
(二)利用现代技术丰富体验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幼儿体验古代闽南人的生活场景,或者开发闽南文化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让幼儿在活动前后可以通过游戏、动画等形式进一步了解闽南文化,使文化探旅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三)建立长期活动机制
希望将家庭小分队闽南文化探旅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形成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活动。定期开展活动,让更多的幼儿和家庭受益,持续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为幼儿的成长和本土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家庭小分队模式下的闽南文化探旅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它不仅能够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闽南文化,还能够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家园合作,共同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