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一直以来,青岛市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将推动随班就读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工作,已构建了“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1个)——区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0个)——全纳教育中心校(59个)——普通学校资源教室(173个)”四级随班就读工作支持服务体系。这里的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也就是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于2016年1月由青岛市教育局成立,办公地点设在青岛市中心聋校,是山东省首个全纳教育资源中心。
为多措并举保障好残疾儿童少年平等享有教育的权利,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认真研习特殊教育相关政策,聚焦内涵式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健全工作管理制度,深化中心指导职能,创新形成了“基础调研—多元培训—专业指导—精准服务—综合评估”的工作格局,使特殊学生最大程度地融入普通教育,全方位提升全市随班就读工作质量,全力推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础调研,获取信息
为深入了解全市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难点堵点等,引领、指导全市各资源中心更好地进行资源配备、多元培训、精准服务等工作,近三年来,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对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幼儿园)90余所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实地考察资源教室和相关档案,了解残疾儿童康教融合情况,走进不同类型课堂进行融合教育指导,听取工作汇报,给予专业意见,切实推进了青岛市随班就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综合调研情况,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开展了随班就读政策解读会议、青岛市融合教育教师培训等有针对性的指导会议和专题培训,助力随班就读工作走深走实、科学高质。
多元培训,提升技能
师资培训。2021-2023年期间,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分别邀请陕西师范大学特教系主任王庭照教授、重庆师大特教系主任魏寿洪、济南大学特教系主任宿淑华等多名国内专家学者,面向全市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普通中小学分管校长、资源教师以及部分特教教师开展了青岛市融合教育教师培训项目、青岛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等师资培训项目,致力于全面提升融合教育专业团队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从事随班就读工作高效开展。
政策解读。在全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进行了省随班就读相关文件的解读,并面向各区(市)基教科负责特殊教育的领导和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普通学校校长做随班就读示范区、校培训,提升全市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现场指导。为更好地指导团队实地指导区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普通中小学的融合教育工作,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组建青岛市全纳教育指导中心团队,构建重大决策、日常管理、教学、专业支持服务体系,采用走进课堂、查阅档案、教师座谈等方式,助推各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有效开展。
专业指导,提高站位
科学安置。为到局属学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的能力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估,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在评估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教育安置、转介、转衔服务。例如,2020年9月22日,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邀请医学、心理、康复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开展特殊儿童教育安置评估会,明确教育对象的特殊需求,保障特殊需要学生的科学最适安置。
理念宣导。为全方位地宣导融合教育理念,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在“青岛特殊教育”公众号以及《青岛特殊教育》杂志推广和宣传全市开展融合教育的典型案例和优秀经验,多渠道宣传融合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提升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认识。
决策咨询。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不断完善全市融合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并全方位参与市级特殊教育相关文件、培训的制定以及相关政策的论证会,建言献策,积极为上级行政部门提供科学专业的建议。
精准服务,高效融合
专业支持。在青岛市教育局基教处的领导下,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认真起草青岛市特殊教育新教师专业发展筑基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个性化培训、特殊教育骨干教师提升培训等方案,组织开展特殊教育基本功大赛和培训等活动,为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融合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促进全市特殊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贡献专业力量。
咨询服务。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服务职能,汇集各类融合教育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家长康复培训会等平台,倾力为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辅助支持全市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家长。
教育支持。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坚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实施医(康)教结合,构建适合各类特殊教育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市南区普通学校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观察、评估、诊断、个别辅导;李沧区与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签订《医教结合协议》,巡回提供中医治疗、语言、肢体感觉统合等各方面的康复训练;平度市创新探索使用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教材和教具,推行心理沙盘游戏和心理绘画在随班就读中的应用,重视运动与康复的有效结合。
融合活动。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定期组织开展青岛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现场会,指导全市15所特殊教育学校与不同学段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签订融合教育姊妹校,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融合教育活动,大力促进普特融合和职特融合。同时,发挥驻青高校志愿者基地作用,积极开展双边联谊、志愿活动,实施家校社融合,促进我市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估,有序开展
查阅档案。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每年定期查阅各区(市)资源中心随班就读相关的档案资料,检查随班就读工作发展规划和专项工作计划,落实资源中心制度建设、过程性资料、经费保障、转衔支持以及随班就读教师考核机制。考察各区(市)资源中心组织机制构建情况,包含成立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随班就读工作协调机制建设以及医教、康教结合工作运用机制建立情况。审核随班就读工作相关材料,包含随班就读学生申请、评估、认定工作档案材料,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摸底核查工作材料。
实地考察。为创设尊重生命、包容接纳、平等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积极参与区域内随班就读工作的规划布局,实地考察指导区(市)资源中心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保障满足特殊需要学生的基本需求,最大程度地创设促进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相互融合的环境。
教师座谈。为实现融合教育的现代化管理,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通过教师座谈和相关问卷,了解教师的融合教育专业化水平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惑,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帮助。
擦亮特色,成效凸显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经过多年努力,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信任和好评,收获了省市教育同仁的良好口碑和信服:2021-2023年创建山东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示范区、示范校,我市8个区、44所中小学被遴选成为示范区和示范校,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中心创新进行功能拓展,积极推进融合教育集团创建,指导城阳区、平度市成立融合教育集团;《青岛教育新闻》对青岛市随班就读工作进行专题采访报道,讲述随班就读教育好故事;青岛市融合教育特色做法以《从三个层面探索随班就读支持体系建设》为题刊发在国家级期刊《中国残疾人》;2021年12月山东省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现场会在青岛召开,全省300余人到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参观学习我市的典型经验,中国网、半岛新闻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2022年山东省随班就读优秀案例评选中,中心指导推荐的市南区教体局、青岛市大名路小学等成功入选;中心负责人耿晓丽多次受邀在首届孤独症融合教育研讨会、省内外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会上做“融合教育”专题讲座,分享我市随班就读优秀经验做法,受训人数达5000人次。
回眸往昔,成果令人瞩目;展望未来,融合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随着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将会持之以恒地推进多元融合,全面促进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