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其华辞木铎,长风万里送云帆。6月17日上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沙河校区东操场隆重举行。3990余名本硕毕业生身着学校为每人个性化定制的学位服,在师友亲人的共同见证下,开启人生崭新篇章。校党委书记解江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等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典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贺威主持。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现场播放了毕业主题视频《AI·向未来》,熟悉的校园场景、图书馆的深夜灯火、实验室的执着身影、运动场的挥汗如雨、师长的谆谆教诲、同窗的欢声笑语……帧帧画面串联起求学路上的点滴成长与温暖记忆,引发了全场深切共鸣与热烈掌声。
解江凌为优秀毕业生代表、毕业生“红星奖”获得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毕业礼物,勉励同学们秉持报国初心,勇担时代重任,在新征程上续写荣光。
“从‘知识矿工’到‘实践铸剑师’,恭喜你们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蜕变”。郭福以《擦亮学识之刃,给世界刷个“和平包容”新版本》为题,为全体毕业生深情寄语。郭福指出,站在新文明形态加速演进的历史节点,青年一代肩负着重新定义“成功”与“责任”的独特使命。他回溯中国深厚的和平基因,从郑和下西洋的“厚往薄来”、泉州波斯商碑见证的“以商通和”,到儒家“天下观”与道家“不争”思想支撑的当代实践,强调“共同发展是最好的和平保障”。面对AI等新技术革命与全球不确定性并存的“百年变局”,郭福勉励毕业生从三个维度践行使命,做一个合格的全球公民:
一要武装思想,深刻理解强大是捍卫和平最有力的保障。“珍视和平不存在于积贫积弱”,他特别提及我国首次公开“东风-5”洲际导弹核心数据的战略意义,强调这为动荡的全球局势给出了中国式确定性,“手握利刃,才有和平,强大与发展是唯一途径”。他激励毕业生在科技强国与国力建设的征程中勇站“Carry位”,成为推动中国实力实现质变的关键力量。二要重构认知,打破文明优越论迷思。人类文明从来不是单色光谱,而是由无数独特波长组成的绚烂极光。他以我校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我校国家级“先进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汇聚全球55位顶尖学者、推动光子芯片等领域创新突破为例,呼吁毕业生用“五千年文明坐标系”审视创新历程,既要看到技术演进的轨迹,更要理解东方系统思维与西方技术逻辑结合所催生的范式跃迁优势,在文明互鉴中看清中国和平崛起的本质。三要积极实践,在全球场域以多元方式书写和平叙事。“每一名互联网‘原住民’都是‘野生外交官’”,他鼓励同学们以多元方式参与全球叙事:成为“数字和平践行者”,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国际援助全链路追溯体系;化身“和平翻译官”,将《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转化为可视化的安全治理方案;发起“青年和平实验室”,让中国智能灌溉技术与非洲游牧文化碰撞;在马来西亚开设海洋垃圾治理工作坊,将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融入东南亚海洋治理。让和平叙事从概念变为可触摸的生活图景。
最后,郭福深情寄语全体毕业生:“当你们拨动毕业帽流苏的这一刻,就按下了‘文明对话’的启动键。愿你们用‘学识之刃’劈斩人心中的高墙,让和平成为青春永恒的源代码!让我们共同铭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明担当!”
毕业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感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王茜细数从学科竞赛7次国奖到连续两年荣获北京高校示范基层组织的成长,“四季蝉鸣,止于今夏,我们用‘勤信’精神镌刻青春模样!”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胡可君将“北京科技小院”五六十度大棚中的汗水凝成金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农户眼角的笑意、瓜果散发的清香。”“Салам!(你好)”,国际交流学院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北克用热情的一声问候表达了对母校架起“丈量世界阶梯”的感激。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本科毕业生、我校退伍大学生苏稳从荣立个人三等功到全国“青马工程”优秀学员,誓言“变的是战士身份,不变的是报国信仰!”
典礼现场,全体毕业生共同唱响歌曲《未来我来》,以青春向祖国告白,以奋斗诠释担当,勇立潮头、奔赴山海。
教师代表、计算机学院宋莹寄语毕业生:“AI启新程”中的“AI”,既是技术使命,更是母校与学子以“爱”相系的情感密码。她强调技术是工具,人才是灵魂,唯有以人文关怀为算法注入温度,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人类福祉。她希望同学们像神经网络般保持学习热望,如区块链般坚守初心,以开源精神共创未来,牢记“真正的智能离不开人性温度,真正的突破始于热爱者的脚步”。
我校2011届校友、2020年“北京市劳动模范”王强结合职场经历分享了成长心得:变被动解题为主动定义问题,锚定兴趣与价值交集的职业罗盘,做驾驭AI工具的“老师傅”,撕掉“做不到”的自我标签。他提出,“成功是方向感与持久力的乘积”,并激励学弟学妹们:“时间会把微小努力复利成惊人高度!”
典礼上,校党委副书记于世洁宣读了学校关于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红星奖”获得者进行表彰的决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芬宣读了学校关于准予2025届本科学生毕业及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志松宣读了学校关于准予2025届研究生毕业及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毕业生代表手捧鲜花,向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情的感谢:感恩授课教师的谆谆教诲与倾囊相授,感谢辅导员、班主任如家人般的守护陪伴,感谢家长们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也致敬所有默默奉献的校园工作者们,“是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护航了我们在信息科大这片‘温暖校园、安静校园、活力校园’里的青春航程”!
副校长张健向2025届校友会授旗。据介绍,学校已与招行、华住会、川航建立合作,为校友提供金融、住宿、出行等专属优惠服务,后续将持续拓展对校友的温馨支持。
全体与会校领导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拨穗正冠、授予学位。
时代之约,山河作答。当流苏从右至左划过天际,3990余名勤信学子将从沙河畔启程,带着“勤以为学,信以立身”的精神烙印,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代码编织复兴梦想,用人文温度驾驭技术利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征程中,写下属于信息科大人的炽热篇章!
学校二级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各学院负责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以及全体2025届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编辑:张帆)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