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双减”政策新形势,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云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古云镇中心小学”)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以法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多维发力,抓管理、强素质、优服务、提品质,努力打造学生进步、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优质学校。
党建引领,增强凝聚力。古云镇中心小学坚持党建引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引领全体教职工奋发向上,为高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德育为首,抓好校风班风。古云镇中心小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努力把德育工作做实、做活。
学校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少先队入队仪式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学生赴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让红色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寄托和力量源泉。学校将德育工作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利用晨读、班队课等开展“爱国、守法、感恩”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感恩意识;开展田径运动会、朗诵比赛、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特长、展示自我、陶冶情操。一系列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全环境育人成效日益凸显:岳耀卓、董俊贤两名学生参加2023年度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美德少年”选树活动,经聊城市、山东省逐级选拔推荐,分别被授予山东省“励志勤学好少年”和山东省“孝老爱亲好少年”称号。
教学为本,抓好师风学风。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古云镇中心小学坚持以教师发展为重点,围绕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坚持小教研和大教研并举制度。“小教研”是指各科教研组教师针对当天授课内容进行研讨,及时反馈、消化,特别关注教学内容、方法、环节等方面;“大教研”是指学校每周开展年级听评课,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由教研组推选一名教师上展示课,评估组评估打分,教师评课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二是创新“书头备课”形式。各科教研组创新推行“书头备课”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每位教师根据各自的讲课方法与习惯,再次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重难点、易考点、突破方法、教学方法及课后习题答案,及时整理并标注在课本醒目位置。这种方式促使教师不断完善教案,为学生创造更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三是做实集体教研活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各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听评课,让教师互听互评。同时,丰富教研形式,组织教研组成员集体观看专家视频课,并进行集体评课、撰写心得体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是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每学期初,学校举办一次教师读书交流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每位教师与其他教师分享交流假期时阅读中外名著、教育著作的感受、体会,汲取教育智慧,更新教育观念。
五是组织学科专项训练。学校每学期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词语听写大赛、美文诵读比赛、古诗文背诵大赛、数学口算大赛、竖式计算大赛、英语听力考察、口语表达大赛等活动。教师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切实做到精心组织、及时反馈、科学评价“三落实”,助推学生的学科素养在一次次训练中稳步提高。
六是开发特色作业。语文组以“快乐阅读”为主题,布置读书小报、阅读书签等类型多样的作业;数学组创新作业形式,布置写数学日记、绘思维导图等作业;英语组通过绘制英语字母卡、制作英语课程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通过创作科学手抄报、美术作品等特色作业,让学生发挥个性才能,切实提升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正因为有这样一批优秀的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方才培育出一届又一届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推动学校朝着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持续发展。近年来,古云镇中心小学获得了“全国名校联盟示范校、山东省随班就读示范校、山东省绿色校园示范学校、聊城市中小学课外阅读服务先进集体、莘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莘县教科研先进单位、莘县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回顾过去,成绩凝聚人心;展望未来,使命催人奋进。面向未来,古云镇中心小学将抓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努力跑出时代新速度,实现教育教学新跨越,描绘莘县教育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