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防教育新体系,打造国之重器

邱砺锋 费明卫
2025-06-11


中职生是巩固中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加强中职生的国防教育,培养中职生的培养爱国情怀、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为部队输送优质军源的重要基础。

通过国防教育育身,通过国防教育育心,是实施组织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一直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通过聚焦“四个着力”驱动国防教育创新,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更为难得的是孕育了学生自觉参与国防的理想,学校先后为部队输送了2000多名优秀的军人。

一、加强体系构建,丰富教育途径

(一)聚焦国防体系构建,优化整体顶层设计

我校每年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了由学生工作处牵头,各产业部具体实施的全覆盖、多层次的国防教育体系。学校先后制定了《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条例》《军训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步入“法”的轨道,为国防教育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我校定期开展教师全员培训,邀请武装部、驻地部队领导及官兵到校开展专题讲座,选派教师参加市教委组织的国防教育师资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国防教育师资整体水平。组建一支由优秀的退伍军人构成的教官团队,通过严格筛选、专业化训练,打造身体素质过硬、专业技能优异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

(二)聚焦国防教育氛围打造,谨记守纪明礼忠诚担当

我校通过《准军事化管理实施方案》《班级准军事化管理规定》等制度,将军事训练、军事主题活动、国防内容融入专业与课程建设等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支撑,通过精细管理,有效监督,确保准军事化管理的落地。将每周五第七节课为国防教育课,每次课做到有目的、有内容、有记录、有实效。

同时,我校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国防教育元素,如在艺术教育中开展教唱军歌等活动,在体育教育中开展军姿及体能训练等内容。通过教官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把部队作风、传统移植到常规管理中,教官进产业部、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全方位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初步具备军人守纪明礼、做事果敢、严谨细致、忠诚担当的优秀品质。

我校先后邀请了重庆武警第二支队、第八支队等优秀官兵,对新生进行为期半月的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活动,每年开展为期两周的新生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每月定期分部分年级开展一次军事技能训练,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升学生的国防素养,实现了通过军训系好中职学生的第一粒扣子。

我校重视国防教育环境的打造和升级,在教室、廊道贴张贴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有关学习、生活和国防方面的名言,设置“军人风采”专栏;引导学生读抗战书籍、听红色音乐、赏军人风采,让学生在充满国防教育的氛围中成长。

(三)聚焦专业与国防教育融合,形塑课程互动发展势态

学校依托安全保卫服务专业,实施“专业引领 多元育人”,打造富有中职特色的国防教育模式。学校于1990年设立兵役专业,后更名为安全保卫服务专业,坚持以部队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武装部和军事基地为依托,以军人的职业化要求为基础,狠抓常规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做到军人的思想素质和军队纪律、军事素质和体能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内容与学校常规、专业课程、主题活动、家庭生活、军事训练等五个方面有机结合。该专业开设了《军事理论》《军事体能》《战伤救护》等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性、过程性、发展性的多元化、具体化的培养,实现“课堂与军队对接、学生与军人对接”,培养了一批批理论素养高、军事技能过硬的优秀中职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国防与专业和课程互动发展势态。

(四)聚焦国防教育活动创新,优化国防教育发展载体

我校利用“八一”“一二•九”等重大历史事件及纪念日,举行形势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同时组建“军事爱好者社团”,利用课余时间义务为师生员工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学校还通过专题讲座、橱窗宣传、知识竞赛、网络互动、演讲征文活动,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慰问子弟兵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提升整体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五)聚焦基地共建,拓展国防教育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优势,积极建设各类国防教育基地,实行“开放式”国防教育,取得实效。我校以历史遗存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充分挖掘北碚厚重的抗战文化,利用好北碚区博物馆、抗战时期荣誉军人自治实验区陈列馆、烈士墓等重要历史遗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意识。此外学校以驻地部队、大学作为国防教育体验基地,与重庆武警中队一支队北碚区中队共建文明单位,与解放军通信学院共建安全保卫服务专业训练基地,提升学生实战训练水平,增强投身国防的本领。

二、立足校园教学,辐射区域发展

近年来,我校以课程渗透,平台共建,聚合军事训练、类军事化管理等多种形式,聚焦“四个着力”驱动国防教育创新。

一是聚焦国防体系构建,强化国防教育整体优化的顶层设计;二是聚焦国防教育氛围打造,营造学校国防教育的整体氛围;三是聚焦专业与国防教育融合,形塑国防与专业和课程互动发展势态;四是聚焦国防教育活动创新,优化国防教育发展载体。

我校通过国防教育体系的创新,活化、具体化和特色化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形成富有职教特色的国防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国防教育氛围浓厚,辐射示范作用显著,为区域国防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为学校特色化发展增添了亮色

在学校发展方面,我校先后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道德模范基地”“国家青少年健康与发展项目健康促进学校”等殊荣。在培养人才方面,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军训队列比赛,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组织参加全国首届全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大赛获得优胜奖;国防教育保安专业教师被评为重庆市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个人;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1500人次。在毕业生发展方面,我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在岗位上表现出色,多名学生晋升到班长、领班、经理、主管等管理层,学生稳岗率为98.3%,用人单位、家长满意度达98.7%。

(二)为部队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我校先后为部队输送了2000多名优秀的军人,其中国防教育保安专业的学生过硬的综合素质,受到部队的好评。刘永盛因在部队表现出色,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多次接见。绝大部分毕业生发展成为部队和企业的骨干,为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为区域内中小学国防教育提供专业化服务

我校发挥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区域内中小学生进校体验国防教育成果,开展国防教育成果展演68场;每年派出优秀的教官及国防教育保安专业学生为区域内的中小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活动,受到师生一致好评。近三年,我校为柳荫中学、晏阳初中学等开展军训42场,受益学生5000余人。

铸造“精神之盾”,淬炼“钢铁之躯”。国防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知识的全民性教育,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和气节,唤起人民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未来,我校将继续探索创新国防教育的形式,以打造富有职教特色的国防教育基地为目标。以史为鉴,积极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平台,激发起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对未来的憧憬,让莘莘学子理解和平的可贵,珍视国家的安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