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教育用心耕耘 初心不忘敢于担当 ——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小学校长莫陶微

韦树重 陆丽红
2025-03-28

莫陶微,女,壮族,中共党员,副高级职称,现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小学校长。她从事教育工作32年,至今有18年的学校管理工作经历,经历过乡镇寄宿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县城区小学等不同层次的学校管理工作,是一个富有教育思想追求与文化品位的学校管理者,她一直把校长当着一个职业来研究,而且始终充满激情与创新,18年的学校管理实践、反省、汲取,形成了她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清晰的工作思路,每到一所学校都以自己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职业操守、夯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社会的一直好评,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她本人多次在市、县作典型发言,担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施“教育强县”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的授课专家,县妇联授予县家庭教育指导师,是自治区字理课题研究优秀教师、河池市优秀校长、河池市最美“桂姐姐”,河池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工作者,2012—2023年连续11年均获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授予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一、献身教育,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莫陶微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从一位普通教师到一名出色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自走上三尺教育讲台的那天起,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把教育当做一种事业来追求,“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尽力做得最好!”一直是她三十多年来的行事风格。2010年7月她带着上级的重托来到环江二小任校长,十三年的风雨兼程,在她的示范和引领下,不仅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斐然,而且特色文化理论构建可感、可行、有效,谱写了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便利。莫校长充分利用她的智慧的领导班子团队、发扬民主管理作用,共同制定了学校三个培养计划,即“金种子”计划、“仙人球”计划、“蒲公英”计划,“金种子”计划生成学生发展的“内动力系统”,给学生播下良好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金种子”,让孩子们拥有健康人格、坚毅品格和赢取未来的资格!“仙人球”计划,即通过各门课程、各类特色活动、各个社团,激发学生潜能,提供“生长力系统”,就像仙人球每根针一样,每一个生命绽放独特的光芒,让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跑道上自信、阳光、尽情奔跑!从而获得真实的知识,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思想,让思想在活动中得到升华。“蒲公英”计划就是搭建平台,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心,形成学生的“传播力系统”,将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孩子培养成像蒲公英般那样坚毅,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二小这个大家庭的滋养下,生生不息、蓬勃发展,让他们带着二小的文化信念,带着二小的精神,一批批,源源不断的传播出去。

通过三个培养计划开启了环江二小“立德、艺术、阅读、文化、研究”的特色办学之路,打造了“阅读奠底蕴,艺术见特长”的“广西兰亭小学”文化品牌,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课外阅读、民族文化”相结合的阅读体系,用书法这门艺术促进学校美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把民族文化创新地融入到学校的美育教育中,深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用教育和科研引领学校的发展,不断探索学校特色发展。

校园环境特色文化有:有楼名----墨香楼,一楼有兰亭序、有古代书法名家的故事、字体,楼道有学生书法展,新建兰亭文化长廊,兰亭书苑、艺术长廊等等;制度方面制作书法奖励、班级经典诵读检查标准;精神文化有校徽、校歌;特色行为文化有书香班级、阅读之星、小神笔、小小书法家、天天练字十五分钟、诚信敏学之星、诚信之星、敏学之星、艺术之星、最佳文明班级评比、放学路队制等等;特色活动有大课间、读书节、艺术节、书法节、教职工书法协会、教学开放周、三月三民族文化展演暨实践体验活动、传统节日的体验与庆祝、每周开放阅读课、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评选活动。特色文化成果有《民歌集》《兰亭花园》《美文赏识》《亲子共读》《阅读与写作》《手工绘画展》等,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特色成果,努力把环江二小办成区域内有特色的品牌学校和广西知名学校。目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小学的办学品位得到明显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儿童绘画教学先进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学校”、“自治区级字理课题研究一等奖”、“广西兰亭小学”、“河池市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 2012——2023年连续荣获“自治县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甘为人梯,全心全意服务师生及家长

莫校长身为一校之长,办事公正民主,为人宽厚仁和,乐于为师生排忧解难,树立了“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高效服务,甘为孺子牛,全力推动素质教育落地见效。

在学校管理上,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完善制度;在德育工作方面,注重培养儿童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实效性;在关爱师生方面,对教师的困难疾苦热情帮助,关心倍至,老师生病或住院,她都亲自带领工会前往探望慰问;对个别教师家庭闹矛盾,情绪低落,莫校长还对她们进行悉心开导,循循善诱,共同构建和谐家庭;对调皮捣蛋的学困生,她更是特别关注,通过个别谈话、跟踪教育、设立校长奖励等措施感化学生,效果显著。目前全校呈现出校风正派、学风浓厚、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生动局面。

在家校共育方面,由于她对家庭教育的深入研究,她自费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班学习,把自己学到的家庭教育知识惠及全校家长,从2020年开始,每学期定期开展不同主题内容的公益家庭教育知识讲座3场,全校家长受益,受县妇联邀请给全县各乡镇妇联主席、各村屯妇女主任作家庭教育指导讲座2场,指导政教处组织开展家风家训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肩齐驱,全方位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由此她得到了自治县妇联的推荐,成为广西家庭教育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之一。

三、博学善思,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成效卓著

其实学校管理得好,就是学校领导的示范和引领得好。因此以莫校长为首,注重强调各部门分管领导的引领作用。让老师们感悟到校长及领导班子思想、能力水平的带动力量,进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和教学质量。十几年来,在生二胎高峰时期,在千头万绪的学校管理中,带头兼主科教学工作,而且教学质量保持同年级前列,在她的引领和带动下,学校教务处的三位正副主任在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不仅自己所教的科目成绩居本年级榜首,而且还承担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积极指导鼓励教师上好示范课、研究课、制作希沃课件、撰写教学论文、编写导学案,对教师进行希沃课件和101PPT课件培训,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的能力。教研中心的负责人、教研组组长率先探索学校“以生为本和谐课堂”的特色课堂,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展示,这样以点带面,促进课堂整体质量的提升。分管教学的卢美她副校长,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组织数学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带领教研团队指导莫婷茜、卢扬阳代表河池参加自治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指导覃英凤、谭梦孟鲜参加自治县教师基本功比赛均获一等奖,指导李春霓老师撰写《民族文化金校园,发扬光大!》美育教育案例获全国三等奖,自治区一等奖的好成绩;卢悦妙副校长为办好学校第三届读书节,都精心准备,率先认真指导本班学生完成各类作品,精心设计版面,装订成册,做个示范,引领各班老师创新去完成本班的任务,而且汇报演出节目的内容形式都帮老师们出主意找题材,制作LED背景图,让老师们有鉴可借,干起来有劲。每年由教研室组织开展的片区毕业班复习探讨课,学校就承担习作复习课,这样的课型很难上,人人都怕上,不敢尝试,教务处主任覃媛媛主动承担这个任务,上出自己的水平,起到榜样效应,鼓励教师克服畏惧心理,敢于尝试,大胆展示。覃骏胆副校长也一样都是亲力亲为,带头做,办好每一届书法节,办公室主任陆丽红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综合成绩一等奖。学校鼓号队的原班人马多数已经毕业了,需要训练新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又有孕在身,而另一个副主任年纪轻,经不起苦,训练还没头绪,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文化课时间,分管德育的谭瑛副校长利用周末、早读前、晚学后亲自训练新的鼓号队,分管艺术的罗彩芬副校长暨上语文又是艺术骨干……这些都是体现了她对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和引领有方,学校领导班子工作才有激情,有能力、有思想、会引领。在此基础上全体班子共同关注每一位师生的发展,激发每一个成员的生命激情,营造了全体老师被承认、被尊重、被关注的积极生活工作环境,使教师真正感到工作是自身生活的一部分,创设了适合每一位师生的自由成长空间。莫校长本人先后参加了自治区级课题研究2个、市级课题2个;撰写的《试述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等两篇论文获得“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有《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实践之谈》等七篇论文获得获“自治区教研论文一等奖”。

四、完善设施,促进学校文化内涵发展壮大

自担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小学校长以来,提出了“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优化环境,办出特色,争创名校”的办学思路,几年来,她多方奔走,亲力亲为,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学校多方筹措资金,翻新了办公楼和教学楼、完成所有线路的整改、修建了围墙、新建了文化长廊、打倒旧厕、拓宽运动场、更新学校广播系统、新建兰亭文化长廊,民族文化展览厅和实践基地、新修各功能室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创建校园特色文化,紧紧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心,“诚信敏学”的校训为核心,以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少年儿童的名句为重点,以学生的各类实践作品、师生活动风采、社会情感教育为主线,精心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品格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是文化景点,让校园雅静且充满书香气息。

五、润物无声,滋养民族团结之花芳馨校园

环江二小是多民族融合的学校,荣获了“全市民族进步创建示范学校”,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学校。多年来,莫校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为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道法课、大课间、队课、主题班会课、国旗下的风采展示,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每年一年级开笔礼举行的孝道教育活动、毕业典礼的感恩教育活动、读书节等全程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体验活动;成立“毛南童声合唱团”,先后两次赴深圳参加“全国民族合唱节”,荣登深圳卫视、广西电视台演出,2018年6月29日,台湾花莲县北埔小学师生代表团27人到校开展“两岸心连心 民族情意浓”的盛大台海大陆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等,通过活动促进各族儿童交往交流交融;借助希沃同步课堂设备,在“纵越南北的民族文化碰撞之与时俱进的线上研学旅行”活动线上直播,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阿龙山小学的蒙古族和鄂温克族实现了线上的文化交流等活动,通过民族大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各民族学生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全体师生也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

   五、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率先垂范受人敬仰

莫校长深深认识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自担任校长职务以来,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用自己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带动校领导班子,学校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在廉政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以身作则;在公务活动中,做到开源节流,合理开支,账目透明,自觉接受监督,全力营造良好校风家风,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莫校长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30多年风雨沧桑,莫校长依然初心未改,她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民族教育之梦,倾情教育用心耕耘,初心不忘敢于担当,为全县“教育强县”默默助力,奋力谱写了一曲平凡而卓越的人生乐章!




分享